2017年1月

台灣年金改革:一個複雜問題的簡單解

洪茂蔚

洪茂蔚

現職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

學歷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學士University ofWisconsin-Madison經濟學碩士Northwestern University財務金融博士

經歷中興大學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院長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台灣財務金融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所教授臺灣大學講座教授


拳擦掌,準備與日本樂天以及社群LINE進行「三搶二」執照搶奪大戰,預計明年底誕生第一家純網銀,繼監理沙盒後,金融科技創新又向前邁進一大步。在此同時,傳年金改革是蔡英文總統最重要的政見之一由於事涉各方利益其擘劃之艱任事之難不言可喻但無論如何政府決心推動此等浩大的改革工程各界應該先給予鼓勵的掌聲

為改革國家年金體系永續發展公共年金制度政府亟欲提出符合公平正義的改革方案因此2016527日蔡總統核定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設置要點」,由陳建仁副總統擔任委員會召集人委員則由各界代表組成623日首次召開會議以來維持每週開會一次的進度1110日召開最後一次會議共開過20次會召集人陳副總統表示多位委員曾提出兩階段修法建議先利用第一階段將不同制度的內涵調整趨近一致後再進行制度整合然而綜觀各次會議的議事過程恰如社會在此一議題上彼此對立紛擾不休的縮影始終停留於各自表述的階段迄今並未形成任何共識

年金問題沉痾已深盤根錯節牽涉層面甚廣欲為國家建立一套兼顧效率與正義可長可久的年金制度自需集思廣益深謀遠慮曠日廢時勢不可免然而另一方面依據退撫基金精算報告書軍人退撫基金預計於2019年破產2016614聯合報根據銓敘部與勞動部資料報導勞保基金將於2018年發生收支逆差若無改善則預計2027年破產看來年金問題已是迫在眉睫

本文嘗試提出一個簡單解」,以期解此燃眉之急此處的簡單」,並非簡陋無文之謂而是刻意以質樸的手法探求複雜問題的解方事實上當問題本身已經複雜到僅剩極少數專家能夠掌握的程度單純可行且易於了解的解決方案更見其必要性因為唯有如此社會大眾才有對話的基礎進而使理性討論得以開展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

設定年金最高免減金額

此一簡單解的基本想法其實是源於所得稅的累進稅制針對個人每月所領取的年金總額包括月退俸優惠存款利息收入年終慰問金子女教育補助費等所有金額加總政府可設定一年金最高免減金額」,原領年金低於此免減金額的部分仍全額領取高於此免減金額的部分則領取某一成數且此一成數逐級累退

簡單解的主要目的在於挽救近期有破產危機的年金因此簡單解的適用對象僅限於目前正在領取年金者試舉一例如下

據報載某些曾膺政府要職的退休人士目前月領超過新台幣160,000本文即以160,000元為例假設年金最高免減金額設定為60,000高於此金額10,000元以內的部分領取99,000超過此金額10,000元而未超過20,000元的部分領取88,000以此類推超過此金額70,000元而未超過80,000元的部分領取22,000超過此金額80,000元而未超過90,000元的部分領取11,000超過此金額90,000元的部分則不再領取在此假設方案之下原本年金每月領取160,000元的金額下調為105,000詳細計算可參見表1



以原月領總額160,000 年金最高免減金額60,000元為例調整後實領金額將減為105,000少領55,000降幅達34.375%。事實上105,000元即為此一設定下之天花板金額亦即不論現在領多少調整後最多只能領取此一金額


年金最高免減金額的設定取決於兩大因素首先此一金額最低不應低於基本生活水準所需支出否則將可能使原本收支平衡的年金領取者入不敷出其次藉由調整年金最高免減金額可減少所需支出的年金總金額以弭平或縮小現今的年金缺口避免年金走向破產注意到年金最高免減金額越高個人月領金額越多所需支出之年金總金額也越多反之年金最高免減金額越低個人月領金額越少所需支出之年金總金額也越少試比較前例現假設年金最高免減金額設定為40,000金額調整級距及調整成數維持不變則根據表2原本年金每月領取160,000元的金額下調為85,000低於年金最高免減金額設定為60,000元時的月領金額105,000

以原月領總額160,000元者年金最高免減金額40,000元為例調整後實領金額將減為85,000少領70,500降幅達46.875%。85,000元即為此一設定下之天花板金額亦即不論現在領多少調整後最多只能領取此一金額

由此可知年金最高免減金額與欲削減之年金逆差額度有關亦與國民基本生活水準有關此二者又可由年金收支狀況年金運用效率生活指數通貨膨脹率等隨時間改變的變數反映因此年金最高免減金額可定期例如每年檢討必要時予以調整

調整逐級累退成數

 調整後之年金實領金額除受最高免減金額之設定的影響亦與逐級累退的成數有關現仍以原月領總額160,000 年金最高免減金額60,000元為例但假設高於最高免減金額10,000元以內的部分領取959,500超過最高免減金額10,000元而未超過20,000元的部分領取99,000超過最高免減金額20,000元而未超過30,000元的部分領取858,500以此類推 超過最高免減金額170,000元而未超過180,000元的部分領取11,000超過最高免減金額180,000元而未超過190,000元的部分領取0.5500超過最高免減金額190,000元的部分則不再領取在此假設方案之下原本年金每月領取160,000元的金額下調為132,500詳細計算可參見表3此例中超過最高免減金額的部分10,000元的實領金額逐級累退其扣減金額以10,000元之5的幅度增加我們稱其為遞減調整成數」。1與表2的遞減調整成數都是10%。



以原月領總額160,000元者年金最高免減金額60,000遞減調整成數5為例調整後實領金額將減為132,500少領27,500降幅達17.1875%。在此例的年金最高免減金額與遞減調整成數的設定下,「天花板金額為155,000

承此例其他條件不變4呈現遞減調整成數為20的詳細計算原本年金每月領取160,000元的金額將下調為80,000

以原月領總額160,000元者年金最高免減金額60,000遞減調整成數20為例調整後實領金額將減為80,000少領80,000降幅達50%。80,000元即為此一設定下之天花板金額亦即不論現在領多少調整後最多只能領取此一金額



歸納而言調整後每月實領金額受兩個維度影響年金最高免減金額與遞減調整成數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年金最高免減金額越高或遞減調整成數越低則調整後每月實領金額越高5彙整了原月領金額160,000元在兩個維度採取不同設定下的各種調整後月領金額注意到每一列的金額隨遞減調整成數的遞降而遞增每一行的金額隨最高免減金額的遞增而遞增


軍公教年金改革建議

從政策的改革方向來看軍公教退休年金受到影響已不可免因此連一向被認為最配合政府政策態度最溫和的軍公教也在201693日以反污名要尊嚴為訴求走上了街頭根據聯合報的報導身為被改革對象的軍公教內部對於年金改革的立場亦不盡相同主要是因其中存在世代不均的矛盾

1995年之前軍公教退休採取恩給制」:在職時不需提撥自己的薪水退休後雇主政府會編列預算以支付退休金1996年退休制度改為儲金制」:由軍公教與政府共同撥繳退休金在職期間跨越1995年者則採混合制」,目前適用人數最多而完全適用儲金制則是提撥金額最多領取退休金最少的一群該報導以在職30年的國中教師為例設算,「恩給制之下每月可領66,301混合制之下月領76,247,「儲金制之下月領58,098我們再以此3個金額為例看看簡單解所提供的調整後每月實領金額是多少


 首先看恩給制」,每月原可領取66,301在不同最高免減金額與遞減調整成數的設定下計算結果彙整於表6

 表7彙整了混合制原月領76,247元的調整後計算結果


8則彙整了儲金制月領58,098元的計算結果注意到最後一列的金額是相同的這是因為儲金制原月領金額58,098元低於該列設定的最高免減金額60,000

 



年金天花板地板

另據報載某位高層退休後月領金額高達300,000針對此一極端案例我們亦將其應用於簡單解計算結果參見表9注意到表9的前兩行與表5的前兩行金額全無差異這些相同的數字意味著該種設定下可領取的最高金額例如若設定最高免減金額為30,000遞減調整成數為20%,則不論原本月領金額有多高調整後每月最多只可領取50,0007混合制中在同樣設定下也碰觸到此一天花板」。另一方面最高免減金額則可視為某種意義的地板當原月領金額低於最高免減金額時例如表8中第三列的情況調整後月領金額還是會低於此一地板」)簡單解中這種調整後月領金額具有上限與下限的特性將有助於規劃調控年金缺口


目前年金問題爭議太多各方意見紛呈改革方式不易形成共識若從簡單解出發跳脫既有思維框架從各種角度拆解並逐漸逼近問題核心我們相信複雜的問題終究會有完整而理想的解答本文針對年金問題提出的簡單解不牽涉深奧的年金理論與複雜的年金制度亦不碰觸饒富爭議的所得替代率而以單純合理可行為著眼點應該是值得各界進一步思考討論的解決方案之一本文為作者原刊登於2016818工商時報觀念平台的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