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

專訪第一銀行總經理鄭美玲

開拓柬埔寨商機 披荊斬棘的領航員
採訪、撰文:廖和明

作為首家進入柬埔寨市場的台資銀行,一銀早有豐富經驗。隨著銀行首度跨出金邊市在暹粒設立支行,其在柬國的經營之路將邁入新里程。

一銀行1998年就已經進入柬埔寨市場,為台資銀行之首,早期還需要警力協助,才能保障銀行工作人員的安全,但隨著柬埔寨各方面逐漸穩定,外資及台資銀行前仆後繼前進柬埔寨,一銀因進入早,去年在柬埔寨獲利高達US$24,730,000,約新台幣7.2億元,僅次於香港分行,一銀期勉柬埔寨的分支行明年超車香港,有機會成為海外分行獲利王。

第一銀行前進東南亞布局,柬埔寨算是重點發展國家,已經去過多次柬埔寨的第一銀行總經理鄭美玲,去年更隨著銀行首度跨出大金邊市,來到鄰近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暹粒設立支行,鄭美玲帶來第一手的消息與親身觀察,一窺柬埔寨的發展潛力。

全力發展在地客戶

一銀在柬埔寨從過往深耕台商客戶,近5年更開始全力發展「在地客戶」,採取分散布局,鎖定有潛力的中小型,甚至是微型企業,目前整體一銀的金邊客戶數、放款餘額,已逾8成來自於柬籍,放款結構可說是相當分散穩健。

一銀目前在柬埔寨有1 家分行、7 家支行,是自行設立據點中,分支機構最多的國銀,也因布局早,客戶分散且在地化,所以得以避免國銀在海外據點常見的殺價競爭,鄭美玲分析,現在的利差有5~6%,且有相當不錯的服務網,每年獲利更有2位數的成長空間,2016年獲利US$18,550,000,2017年成長到US$24,730,000,成長力十足,且放款集中在自貸及中小型企業放款為主。

一銀與當地金融同業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包含同業拆款、資金調度、業務資訊交流等互動頻繁,亦承作商業銀行、微型金融機構(MDI、MFI)等金融同業借款。此外,一銀也與當地鑑價公司及保險公司合作,為授信客戶提供各項金融服務。

目前柬埔寨積極發展的五大產業,分別為不動產及建築業、觀光服務、農業、輕工業製造及商業貿易,隨柬埔寨經濟發展,不動產及建築、商業貿易、觀光服務及物流運輸等都是值得關注的焦點產業,一銀放款中,除了過去的製造業、鞋業,現在放款也很多來自旅館觀光業。

放眼觀光產業 跨境協助台灣品牌

面對未來的柬埔寨布局,鄭美玲說,由於暹粒支行是一銀首度跨出大金邊市的據點,主要考量到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座落於此,每年吸引全世界逾2,200,000遊客造訪,觀光產業發達,深具業務拓展商機,以一銀在金邊的發展經驗,可望迅速拓展當地服務業客群,並有效分散金邊分行整體產業授信集中度,接下來會先觀察暹粒支行的管理情形、業務推展成績後,還會持續評估找尋大金邊市以外的據點,今年一銀在新南向也評估在印尼雅加達設立辦事處。

也因為近幾年外國銀行持續前進柬埔寨,柬埔寨商業銀行家數已達39家,目前柬埔寨央行(NBC)採取較為嚴格的篩選方式,但仍歡迎具國際知名度的大型銀行申請。柬埔寨的金融業競爭一直都存在,當地利差近年在同業競爭下亦日益收窄,加上美元資金成本隨美國升息增加,這些多少都壓縮了當地金融業的獲利。因此對於尚未進入柬埔寨的國銀,鄭美玲提醒,柬埔寨為中型市場,人口約17,000,000人,金融業逐步飽和,因此若想現在進入,一定會比較辛苦,因此一定要審慎「斟酌」。

而在台商布局上,鄭美玲說,由於現階段柬埔寨的基礎建設還沒有很完善,還有改善發展空間,加上柬埔寨政府目前正推動「2015-2025工業發展計劃」,未來將朝向包括高附加價值的工業及製造業等產業發展,內需市場也可望成為台灣品牌競逐的重點地區。一銀不僅只是資金提供者,更可協助串連上下游市場,加速在當地發展台灣品牌。以柬埔寨為例,曾有柬國知名建材進口商發現某台灣廚衛設備大廠的產品與歐美知名品牌相當,而價格極具競爭力,可滿足柬埔寨中高端消費層的需求,即透過一銀金邊分行協助與該大廠建立實質的聯繫管道,並來台洽談代理以引進柬埔寨市場,一銀深耕當地,扮演跨境整合角色,協助快速拓展業務,亦為台商開發新南向市場大大加分。

在地化經營也是第一銀行在新南向地區能夠快速成長的利器,除了深耕當地客戶,為了因地制宜,也配合當地融資需求調整市場策略,例如近年柬埔寨房地產起飛,中產階級對「住」的需求顯著提升,一銀便積極準備開辦柬國房貸業務,進一步拓展商機,帶動業績成長。

廣開外資進入 優勢環境大潛力

一銀在柬埔寨,與台商的交流相當不錯。鄭美玲說,業務跨境整合一直是一銀經營的重要理念,隨台商在全球網絡的擴展布局,一銀亦步亦趨,不曾落後。在柬埔寨的台商主要為成衣、製鞋業等,一銀與當地重要台商都持續保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整體來看,鄭美玲分析,柬埔寨目前開放外人投資的產業中,除農藥以及對於特殊行業,如菸草製造、電影產業、出版事業及媒體經營等項目有條件限制外,其餘行業均開放外資100%投資。另外,由於柬埔寨以低度開發國家身分加入WTO(2003年9月加入),在柬埔寨設廠生產,輸往其他WTO會員國的進口關稅適用優惠稅率,加以美、日、歐盟等31國給予柬國GSP優惠關稅待遇及免配額優惠,使柬埔寨的投資環境極具吸引力。

目前台灣投資柬埔寨廠商以中小企業為主,約有200多家,主要投資項目有房地產及土地開發、農業開發、木材加工、紡織成衣、製鞋業、旅遊業,其中以紡織成衣業為大宗,廠商計有50餘家,約占柬國製衣廠公會的四分之一,包括儒鴻、南紡、聚陽、南緯及年興等上市櫃業者均在當地設廠;其次,為木材加工業及土地開發等。2016年台灣投資柬埔寨總額為US$1.06億,占比4.6%,位居外資投資金額排名第7位。

鄭美玲認為柬埔寨爆發性十足,近5年來平均GDP成長率達7.1%,不僅高於新興市場平均的4.5%,亦優於東協十國平均的4.9%,經濟成長表現相對亮眼,去年也有6.9%,是相當不錯的成績。整體來看,柬埔寨近年來在經濟持續維持7%左右的高成長帶動下,柬埔寨人均收入亦逐步提高,2015年已增加至US$1,096,因此世界銀行2016年7月宣布,柬埔寨脫離低收入國家,晉升為中低收入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