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

邁向兼顧法遵與資安的金融創新研討會

融合科技加值轉型 提升金融業價值
採訪、撰文:張舒婷

隨著FinTech的發展,金融業亟需積極改變,已無法再循舊經驗而行。如要持續經營,一定要有跟上時代潮流的決心與毅力。

融科技(FinTech)崛起,原本的金融業者也無法繼續因循舊模式,紛紛吹起數位轉型風,投入資源進行相關研究,要找出利用科技提升金融業務的新模式。

不過,也因為金融科技帶動各項創新趨勢,衍生出許多課題,像是數位金融轉型、資訊安全的維護、雲端服務、法令遵循等。有鑑於此,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邁向兼顧法遵與資安的金融創新研討會」,討論業界在迎接嶄新機會的同時,也必須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務委員兼資訊處處長陳世訓指出,科技日新月異,從最早期的大型電腦到後來普及的網路,乃至於當下愈來愈受重視的雲端平台,在這樣的變遷下,也讓現在的銀行已經不再是一個場所,而是一種行為。

數位產業融合其他產業智慧服務成趨勢

「全球前十大獨角獸企業,都與數據、資料、數位科技有關。」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表示,數位科技當道,並引用I 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的報告表示,到2020年,台灣一半以上的G D P(國民生產總值)皆來自數位科技所創建的數位產品及服務,若數位轉型有成,2021年將產生US$150億的GDP。

所以,我們可預見的是,不久後的未來,台灣將有一半的產值都與數位科技產業有關,數位科技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界線也將愈來愈模糊,當然包括金融業。

其實,早在1994年,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便做出了前瞻的預測:「Banking is necessary,banks are not.」(金融是不可或缺的,但銀行不是)這就是拜金融科技帶來的巨變所賜,然而如何提升銀行續存之價值,正是金融業努力的目標。

不論是機會或挑戰,深受震撼的都不會只有金融業者,許多科技業者同樣磨刀霍霍,微軟也不例外。日前微軟總部宣布將公司調整為三大事業部:體驗及裝置、雲端運算及人工智慧平台、人工智慧及研究。

微軟先前發下豪語,今年全年度商業雲端年化營收要達到US$200億(約合新台幣5,900億元)的目標,結果在去年第3季就提早達陣。財報數據也顯示,微軟打造的Azure雲端服務已連續10季保持90%以上的漲幅,成長速度之驚人,可見一斑。

看好台灣的科技研發能量及人才素質,微軟最近在台灣動作積極,各界有目共睹。日前微軟在台灣設立AI(人工智慧)研發中心,是台灣第一家將AI提升到最前端研發層級的國際型企業。

管理思維大不同 結合雲端提升效率

微軟全球金融服務產業暨微軟A z u r e產品團隊資深副總經理Al a n R o ss強調,數位科技解構了許多產業,顛覆我們以往對這些產業的想像,像是計程車公司可以沒有自己的車輛(如Ub er)、旅館業者沒有自己的旅店(如Airbnb), 如今連金融業也不例外,銀行可以沒有實體分行,資產管理業者也未必要提供真人理專,所有的思維都要翻轉了。

「金融服務業是最難的產業,也是我們所有關鍵基礎設施的風向球。」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暨微軟金融服務業全球法規策略長Dave Dadoun坦言,微軟對金融業特別重視,因為,如果能在最難的產業做好,便可證明日後要進去其他領域也就不會有太大問題,進而發揮一流的示範效果,帶動其他產業一起成為雲端服務的參與者。

目前全球重量級的金融機構中,有高達90%都是微軟A z u r e雲端服務的客戶。亞倫舉了兩個例子,一是財富管理龍頭業者——瑞士銀行。瑞銀進行例行的風險評估時,通常是1季運算1次,每次運算可能需要幾千台電腦,但這些電腦至多1個月跑1次,其他時間都沒有用處,造成資源的浪費,之後瑞銀選擇以分鐘來計費的Azure方案,不但效率激增,也省下不少成本。

另一個則是新興公司:去年2月才問世的英國清算銀行(Clear Bank)。Clear Bank的誕生,立下無數里程碑,不但是唯一一家只提供B2B的清算銀行,更是將所有服務都建造在雲端上的「雲端銀行」,他們採用的正是微軟的公有雲Azure,同時也使用私有雲,以混合雲的方式,提供清算、交易、支付等服務。

而且,Clear Bank還協助FinTech新創公司,利用雲端打造全新的「金融即服務(Banking as a Service)」。我們可以說,Clear Bank是「血統純正」的雲端產物。


不論如瑞銀這樣全球數一數二的財富管理銀行,或是令人耳目一新,如Clear Bank的雲端銀行,證明不論是什麼型態的金融機構或業務,都能結合雲端平台,讓公司經營更有效率,並提供客戶更優質的服務。

金融與科技結合 發揮加成綜效

不過,在推廣雲端服務時,也發現一個瓶頸:許多傳統金融業者並非不想「飛上雲端」,而是投入業務、行銷、工程等人力與資源前,常必須顧慮到主管機關的要求,或是相關法規不夠開放,所以不敢貿然嘗試。

一旦克服了法規監理面的問題,在金融業界推廣雲端服務的大半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仔細想想1994年比爾‧蓋茲的預言,再看看20多年後的今天,金融市場如他所說,出現了各種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相關應用的金融服務,這些服務真正的提供者也未必是銀行,可能是像微軟這樣的科技業者。

對於傳統金融業者而言,未來與這些科技業者不可能只是競爭者,雙方之間一定會存在既競爭又合作的微妙關係,如何透過雙方的合作來發揮綜效,才是踏上金融科技之路後的決勝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