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
亞洲大城商用不動產後市看俏
台灣REITs投資範圍加大 投資報酬率將看漲
亞洲主要城市的商用不動產價格節節升高,讓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的後市看俏;金管會為促進我國REITs投資標的多元化,正研議修正REITs投資境外標的規範,期望台灣REITs投資標的邁向更多元化的發展。
REITs的魅力除了因其投資門檻不高、投資風險低於股票、報酬高過債券的特色外,加上若是有在台灣掛牌,還有著與股票相同的交割方式,使得投資民眾購買相當方便,甚至價格還有機會上揚。另外,REITs可投資的區域也相當廣大,其中,亞洲的REITs更是投信業者心目中最具上漲潛力的區域;這次我們訪問了4家投信基金經理人,請他們談談亞洲REITs的後市發展。
亞洲主要城市租金 增幅趨向穩定
第一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指出,即便過去幾年,亞洲主要城市的商用不動產價格節節高升,但在過往地產泡沫化及金融海嘯的陰影影響下,主要建商在這幾年並未大幅推案,進而使得東京地區平均辦公室空置率(vacancy rate)持續走低,來到近10年的低點;而在澳洲方面,即便雪梨和墨爾本的辦公室空置率仍在5%以上,但空置率下滑趨勢明確,且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雪梨和墨爾本辦公室今年第一季租金成長率分別較前季成長2%和4%,增幅穩定。
葉菀婷指出,亞洲商用不動產中最被看好的領域,主要是在供需吃緊的情況下,短線對辦公室REIT仍持正面看法。另外,受惠於景氣回溫與整體資料儲存需求的改變,目前市場普遍對於物流REIT及資料儲存REIT看法相對正面,而對於受線上購物衝擊較大的零售業REIT,則持續抱持較負面的看法。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邱郁茹表示,隨著全球經濟擴張態勢延續,帶動不動產資產價格增長,租金收益率也有不錯表現;過去幾年全球商用不動產交易熱絡,特別是在亞洲地區,每年平均交易金額均有8至10%的增長。
從後市來看,今年新增供給的部分大幅上升,且在現階段多數資產價格偏高的情況下,投資人的交易心態可能趨於謹慎,亞洲商用不動產的成長動能可能走向趨緩,加上REITs表現通常會跟隨該區域景氣循環所處的階段而有所不同,因此沒有任一區域的REITs表現永遠強勢,建議投資人可採分散投資領域及區域的操作策略,以降低集中風險。
從亞洲市場來看,看好的領域包括商辦、工業廠房和物流設施;以日本為例,在消費型態改變推升倉儲、物流設施等工業資產需求下,過去10年的物流設施承租面積已成長5倍,不過在需求強勁的影響下,租金溫和成長趨勢仍未改變。除此之外,中國大陸主要大城市的商業不動產表現亦可多加留意,主要理由在於企業承租需求強勁,使得租金具備調升空間,加上外部投資人的收購意願仍高,可望帶動相關資產價格表現;而新加坡在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使房價仍具上漲動能下,亦可多加關注。
野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白芳苹強調,目前REITs股價相對淨資產價值為深度折價,投資吸引力仍將提供支撐,而全球資金進入美國與亞洲不動產的趨勢將持續,仍可逢低布局。白芳苹指出,在亞洲商用不動產中,因經濟成長動能向上帶動對商辦租賃需求的增加,推測今年亞洲一線城市的商辦租金表現,可望持平或向上,尤其是香港、新加坡的頂級商辦因受惠於金融、科技以及其它產業租賃需求提升所帶動,使得租金有機會持續成長。
金管會研擬5大修正 活絡台灣REITS市場
而今年基金的操作策略及重點,葉菀婷則指出,在亞洲地產的部份,即便今年第一季日本地產及REITs指數均一度強勢走高,然而在該國物價水準始終未能有效提升的情況下,整體地產價格的回升力道恐將不如原先預期,因此市場對於日本地產的看法轉趨中性。在台灣方面,為了擴大REITs投資標的,金管會於2016年3月開放我國REITs投資境外不動產,惟依該規定,REITs投資境外不動產須於不動產投資計劃中載明確定之投資標的,再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使得時程過於冗長,以致於該規定訂定以來,尚無REITs投資境外不動產。為提高實務運作彈性,並活絡REITs市場,金管會日前邀集信託公會及相關業者共同研商修正相關規定,簡化投資的相關程序並放寬投資標的,修正案上有5大重點:
一、簡化不動產投資信託計畫應記載之內容;二、增訂公開說明書應記載內容;三、明定交易完成後報,請主管機關備查時點及文件;四、是修正出具意見書之律師及會計師資格;五是放寬境外投資標的範圍。
放寬境外投資標的範圍方面,有鑑於部分國家及地區不動產產權型態包含地上權及所有權,若限制其不得投資於地上權,則REITs將需付出較高成本投資於所有權,進而可能影響我國REITs在國外之投資機會;此外,考量投資不動產所有權亦會面臨不動產使用年限屆滿,或有老舊瀕危等情事時之重建問題,此與投資地上權存有使用年限問題者尚無不同,放寬REITs 亦可投資境外不動產相關權利。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邱郁茹分析,台灣商辦資產平均收益率約為2.5%左右,低於海外商辦資產;然而隨著法規簡化投資過程、放寬投資標的的影響下,特別是在放寬境外投資標的的範圍,如放寬REITs可投資境外不動產相關權利,從整體來看,有助於台灣REITs收購海外資產,並增加收益率表現,進一步活絡台灣REITs市場,後市值得多加觀察。
世邦魏理仕台灣研究部副董事李嘉玶則認為,金管會的開放,將有利於國內REITs前往海外不動產市場尋找報酬率較高的投資標的,若以融資方式增購海外不動產,可投資額度將上看新台幣200億元,對受託機構、不動產管理機構以及投資人實為利多,不僅能有效提高配息,更將有助於活絡台灣REITs市場。
李嘉玶表示,台灣REITs市場自2005年第一檔基金發行以來,過去13年間,各檔REITs合計僅增購3筆國內不動產,投資金額共約新台幣69億元,顯示本土不動產市場長期偏低的收益率水準,不利於國內REITs投資。她更進一步預期,未來台灣REITs若以融資方式增購海外不動產,總計可投資額度約新台幣193億元,其中,每檔基金依其資產總額可借款之金額約為新台幣20至60億元。
李嘉玶表示,目前台北商辦投資淨收益率水平約落在2.5%,台灣5檔REITs配發的股息殖利率約介於2.6%至3.2%之間,然而國際門戶城市商辦投資的淨收益率則可達到3.5%至4.5%。此次修法不僅有利於國內REITs前往海外不動產市場尋找報酬率較高的投資標的,更有利於刺激提高配息,進一步地活絡台灣REITs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