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

攜手實踐普惠金融

引介資源 點亮青農之新金融企盼
採訪、撰文:編輯部

當社會各方面都在經歷變遷之時,農業必然也無法脫離在潮流之外,要避免香蕉之亂一再上演,農業需要改變方式經營,農民也需要資金來翻修老舊農場,目前更迫切需要青年農民的接棒,及面臨農村第二代接班問題。

在今年9 月舉行的「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目前正密集於全國直轄市及各縣(市)進行「地方草根會議」、「焦點座談」,同時開放網路進行農業意見提案,以兼具在地與前瞻的思維,邀請全民參與政策的形成,讓各界看到農業發展正在緊扣現代社會前進的律動。

農業是立國之本,隨著內外環境變遷,農業一直在改變,對照全國農業會議的高瞻導引,有更多以農業為本業、甚或是主要副業的國人,工作內容、日常生活與眾多產業往來密切,是經濟社會體系裡的成員之一。換個角度來看,農業以及從事農業的民眾,能把農業的美好成果帶給社會大眾,也同時在工商業的豐碩展現中受益。

簡單地說,農業不是社會現代化過程需要消失的一項,特別是台灣。台灣的多元態樣及廣大包容性,肯定要讓農業與工商業相互融合,互惠互利。

期待農產品全面進入電商通路

當金融服務終日談的是手機支付、電子錢包、數位財管,對於農業社會的意義是什麼?本次採訪接觸的多位專、兼任農業從業人員,都沒有在農業作業過程使用上它們,進一步探究「沒有使用」的原因,並不是「不懂」、「不會」,而多是「農業生態當中,要大家一起用才行啊!不是我自己要用就能通。」這樣的答案相當中肯。

全國農業金庫協助建構的「農漁全國通」資訊共同利用平台,開辦跨(農漁)會通提存業務,及至2018年6月19日,轉換家數計有125家,涵跨445個營業據點,15個縣市,達全體311 家信用部的40.2%。全國農業金庫專業金融部經理賴佑昀表示,此項系統同步加入財金資訊公司台灣Pay QRCode 支付平台,輔導青農及設有超市的農漁會,申請台灣Pay QRCode,讓已在使用行動支付的消費端,一旦進入農產銷售體系消費,和到便利商店買一杯咖啡都用相同的支付方式,對店家來說,也能因為帳務電子化而便於管理。

所以,想像一下:上班族的凱妹,下班前用筆電上網訂了3樣青菜、1份排骨和1條紅鯛,網站還標榜「產地直送」,返家公車她提前1站下車,一方面想要走一小段路當作健身,另方面可以經過巷口的送貨點,直接用手機刷付,省去掏錢包的忙亂。

「這是完全理想的境界。」賴佑昀說,農業金庫今年開始推廣,負責專員每每利用假日到大台北地區「希望廣場」農產品直銷中心,促銷台灣Pay QRCode交易。首波對象為已加入農金資系統之農漁會存款戶攤商、有機農民、青農專區,均可申請加入台灣Pay特約店家,提供客戶更多元的購物付款方式,「截至目前,應該有百餘家攤商申請」。

這種「百餘家攤商」的申請數目,在整體農銷體系絕對發揮不了作用,需要更多元的管道以促成農銷體系使用多元收款,農業金庫架設的「全國農漁會商城」網購平台,也被考量進來,同步配合農金資中心的資訊整合,將陸續提供更完整的網路銷售及金融付款服務。

讓高品質的農產品自然地結合現代消費者行為,彼此使用相近的金流頻道,大家一起實踐普惠金融,這是青農的新金融期盼,更是每個人的需要!

強大青年從農 可掌握資源

如果青農數目能有效增加,也就是增加速度能快過於老農的引退數目,會十分有助於農產上架電商通路、手機支付使用的推動,政府的政策正透過「新農業計劃」在推進,包括建構吸引青年從農的環境、跨越從農門檻,培育優質青年投入農業,使農村人力年輕、活化。

賴佑昀指出,近年來的相關措施,如辦理農民學院系統化教育訓練,提供有意從農青年的專業知能,「百大青農」個案陪伴式輔導,由資深改良場研究員,以業師身份擔任青農的諮詢對象;此外,資金提供青年從農優惠創業貸款,包括營運資金、農場硬體設備等。

斗南芸彰畜牧場主人張志名,1977年生、成大機械系畢業,在科技業任職多年後,決定返鄉投入畜牧業,養殖肉牛,作為個人創業的起點。張志名說,2012年開始要興建第一場時,有掌握到向農會體系提供的青農優惠創業貸款相關資訊,還有農業專案貸款等,自己先詳細估算需要的總額,未來要用在工作資金或預備金等項目,經過與農會專員的多次溝通,獲得貸款申請書填寫的輔導,審核通過新台幣20,000,000元、10至15年的中長期低利融資,「這對我是很有幫助的,尤其在創業初期。」

一般金融機構常說自己是「風險的管控者」,農漁業、畜牧業的從業人員更說,自己身處高風險行業,農業耕作起頭、過程再用心,都經不起收成時候的一場風災襲擊,天候是最大的影響所在,這也是商業銀行對於農業融貸參與興趣缺缺的主要原因。

農業金庫、農漁會信用部相輔相成

張志名選擇畜牧業作為個人創業,現在回頭看,真的風險不小。他說,先前從未接觸過的畜牧業,一切從頭,學習如何飼養牛隻,青農創業貸款儘管年利息低到1.7%,每年還有至少100萬元的還款額度,所幸農業體系對於青年從農的協助從未停歇,他一直得到很棒的外部協助,0.4公頃的牧場能發展成為台灣第一個肉牛的專業肥育中心,連前行政院代理院長張善政都親自到訪畜牧場,主動替整個中心作宣傳,運作順利下,收入穩定增加,可以按部就班還款,現在貸款的壓力漸漸減輕。

在芸彰畜牧場個案中,貸款申請窗口是斗南地區在地農會信用部,張志名說,父親的工作與農會系統有關,因此就近向地方農會提出申請,許多手續也真的方便很多。農業金庫表示,由於農漁會信用部遍及全國各地,可以就近輔導青農辦理申請農貸事宜,而且農漁會有推廣部及供銷部,是青農解決或學習農業技術、及農產品供銷的平台,青農藉由資金問題多多往來,是雙方建立在地關係的很好切入點。

「畢竟還是會有需要更大額資金的時候。」賴佑昀說,農業金庫是農會往來資金最大的金融機構,像產銷班等農民組織、農企業等大額貸款,農業金庫就是最佳的選擇。

目前農業金庫在台北、新竹、台中、嘉義、高雄設有營業據點,比較特別的是,台北、花蓮、台中、斗六、新營和高雄設有輔導人員辦公室,輔導人員的一對一諮詢,對金融機構、對創業青農, 都發揮了重要的「把關功能」,真的不適合、或沒有準備好的申請青農,可以因此再三考量。

BOX:

政策性青農 農業專案貸款相關資訊

* 申請人基本條件:年齡18歲以上、45歲以下。

* 申請者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高中職以上學校農業相關科系畢業。2.申貸前5年內曾參加農委會所屬機關(構)、直轄市、縣(市)政府、農(漁)會、農業學校(院)舉辦之相關農業訓練滿80小時。3.農會法第12條所定農會會員、或漁會法第15條第1項第1款所定甲類會員。4.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第5條所定被保險人。另有農業產銷相關的成員規定。

* 新增青農條例:1.申貸前5年內曾獲農委會農村再生青年返鄉相關專案輔導或補助。2.依農委會所定青年農民專案輔導相關規定遴選之專案輔導青年農民。

*可貸款額度:資本支出上限10,000,000元,指長期性資金,如購買生產設備、農產運銷設備、興修建畜禽舍、整建魚塭設施等。週轉金上限2,000,000元:指經常需要循環動用資金,如購買農藥、肥料、飼料、包裝紙袋及果實套袋等資金

* 其他可申請資金:農業信用保證基金、農家綜合貸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