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

北區 淡水信用合作社

見證滬尾繁華,深耕在地得民心
採訪、撰文:蔡逸軒

競爭壓力下,地方基礎金融機構信用合作社近年紛紛整併、裁撤或轉制商業銀行,全台信用合作社家數從原本的74家一路縮減,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迄今全台僅存23家信用合作社,其中,位於淡水老街上的淡水信用合作社,不僅是新北市唯一擁有百年歷史的信用合作社,淡水信用合作社的百年風華,更詳實紀錄了台灣百年來庶民經濟發展的軌跡。

暗藏「三奇」 與當地歷史、宗教緊密結合

說到淡水信用合作社不能不提到「三奇」,一是淡水有兩家信合社,讓人傻傻分不清;二是獨缺數字;三是與當地宗教信仰緊密結合。

淡水信用合作社營業部副總經理張君明笑說,淡水有兩家信用合作社,不僅兩家總行都在同一條街上,且一個門牌63號、一個67號,相差不過幾步路,說到淡水信用合作社的簡稱「淡信」,不少人容易混淆誤認為同街上的另一家信合社。

且有別於其他地區的信合社,以地區名稱加上次序供外界識別,如新竹第一信用合作社、新竹第三信用合作社等,讓民眾容易辨識;然而,淡水的兩家信合社卻分別名為淡水信用合作社以及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

張君明說,當時「第一信用合作社」的名字已被搶先登記了,而淡水信用合作社成立於1918年,相對淡水另一家合作社創立於1934年,淡水信用合作社開辦較早,豈有屈居「第二」的道理?因此,淡水信合社於1965年修改章程,更改社名全銜為「保證責任台北縣淡水信用合作社」,此成為淡水信合社的前身。

至於第三奇,則是與淡水清水巖祖師爺廟淵源深厚,淡水清水巖祖師廟供奉蓬萊老祖,是大台北四大祖師爺廟之一。由於淡水清水巖祖師爺像多次顯靈落鼻示警,吸引大批信眾追隨,讓淡水清水巖祖師爺廟,從原先的泉州安溪人家廟擴大為跨族群的公廟。

張君明表示,為因應淡水清水巖祖師爺廟的興建,日治時代在當地多位鄉紳的奔走下,於淡信前身「淡水信用組合」內成立廟宇的建築事務所,奠下淡信與淡水當地民眾重要信仰緊密結合的淵源,也因此,淡信理事主席呂子昌,不僅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同時又身兼淡水清水巖管理委員會常務監察委員一職。呂子昌曾擔任多屆台北縣議員、第一屆新北市議員,長女呂孫綾,目前是民進黨中執委和立法委員,另育有二子,長子呂孫福目前參選新北市議員、次子為呂孫吉。

強化本業體質 堅持創新服務

除了成為當地民眾信仰寄託外,淡信更致力於促進社員資金融通、帶動地方發展,如1931年開辦小額無利貸款業務、1935年更創辦定額零存整付儲金等多項創新金融服務,讓淡信成為當地民眾主要往來的金融機構之一,目前淡信已有13處分社, 預計明年將開設蘆洲、板橋分社,進一步跨大服務範圍。

回首淡信來時路, 淡信寶寶張君明指出,呂子昌於1998年出任淡信理事主席,面對金融自由化挑戰,呂子昌首重調體質、拚兩高一低,即降低逾放比、調高資本適足率以及存放比,唯有把自己練強了,才有本錢跟同業競爭。


而淡水信用合作社預計今年10月將在圓山大飯店盛大舉辦百年社慶,與各界分享淡水信用合作社百年淬鍊的豐富歷練,讓地方發展與基礎金融緊密結合的經驗薪火傳承,再現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