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

亞洲金融監理官齊聚台灣

金融新南向報佳音!台資銀行越南申設分行破冰
採訪、撰文:蔡逸軒

為建立我國銀行業與其他亞洲金融監理機關交流管道,銀行公會定期邀請亞洲各國監理官來台分享,今年越南官方更捎來好消息――越南央行通過台銀設立分行,明年初據點有望正式營運。

協助台灣金融業海外發展、增進台灣金融業與亞洲其他國家監理機關的交流管道,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於2018年10月16日假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亞洲金融監理官高峰論壇」,其已連續4年舉辦。本次會中,越南央行代表透露,近期將有多家台資銀行獲准申設或遞件申設分行。

銀行公會理事長呂桔誠致詞指出,東南亞近年經濟蓬勃發展,吸引台商積極參與,不僅對東南亞當地經濟貢獻良多,同時,台灣銀行業也跟隨台商的腳步布局該市場,讓台灣得以參與世界經濟的發展。而在台灣參與全球經濟發展的同時,台灣銀行業海外發展也要遵循各國法令規定,為增進雙方的了解,銀行公會連續第4年舉辦亞洲金融監理官高峰論壇,並感謝大家不遠千里盛情與會。

推五大措施 協助金融業穩定發展

金管會副主委張傳章則表示,為協助台灣金融業發展,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推動以下五大措施,一是為利金融科技發展,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推動建立相關機制以及專法;二是有鑑於IT科技快速發展,制定數位金融政策,如2015年推動非現金支付,迄今數位支付已成長2成;三是強化洗錢防制以及打擊資恐,不僅是為了因應今年11月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實地評鑑,也可減少銀行在洗錢以及資恐的曝險;四是推動新南向政策,亞洲是全球重要經濟成長引擎,期待藉由彼此合作,協助區域經濟發展;五為強化跨國監理合作,目前金管會已與印尼、越南以及菲律賓等國簽署合作協定。

中央銀行金檢處副處長蘇導民強調,過去幾年,台灣金融環境改變許多,尤其,2008、2009年的金融海嘯,讓大家都知道金融環境變得更複雜,也深刻體悟到金融穩定的重要性。然而,鞏固金融穩定並不容易,因此需要更多的合作。

如今,金融監理面臨愈來愈多的挑戰,如因應今年11月的APG評鑑,除行政院已成立洗錢防制辦公室,央行也採行相關服務以及措施,以努力符合國際標準。另外,在監理沙盒議題上,央行於今年1月成立相關中心,以了解數位交易對銀行的影響。此外,央行也觀察並嚴密監督可能帶來破壞式創新的網路借貸平台(P2P)以及純網路銀行等發展。

借鏡印尼 制定三大法規以利FinTech發展

本屆論壇印尼金融服務監管局(Indonesia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OJK)銀行研究及監理處處長Mrs. Ayahandayani Kussetyowati打頭陣,就「印尼之金融發展趨勢展望」進行專題演講。

O J K是根據印尼國會2011年通過的法令所成立的獨立金融監理機構。Mrs. Ayahandayani Kussetyowati表示,印尼是全球最大島國,土地加上海洋面積為全球第7大,是幅員廣大的國家,現有116家銀行、1,603家鄉村銀行等相當多的銀行機構,然而,銀行業仍主要集中於爪哇島上。

在金融科技發展上,印尼透過制定三大法規以利金融科技發展,如2016年公布的P2P法規,透過定期通報以及金檢,以落實風險管理,以及對金融科技發展的支持和監理,且該法規設有退場機制,迄今O J K已收回了5張執照。

二是今年公布有關數位銀行的第12號法規,讓銀行可藉此引進數位技術,開設數位分行、提供電子化服務等;三為有關數位金融創新的第13條法規,提供業者三階段進行金融監理沙盒試驗。至於在反洗錢及打擊資恐議題上,印尼目前已是APG會員,正強化對武器擴散等其他面向的要求,目標是2020年成為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成員。

雖然台灣與印尼間的貿易出口往來不高,但已在印尼設點的台資銀行業包含國泰世華銀行、中國信託銀行以及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期待未來雙方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師法越南 推銀行業體質再造計劃

越南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Vietnam, SBV;越南央行)銀行檢查處Bui Van Hai博士進一步指出,越南銀行業監理機構為越南央行,目前越南有45家商業銀行、51家外商銀行、1家合作銀行、1家政策性銀行等多種類型的銀行業,今年以來,越南銀行業獲利大幅成長,幅度高達42%,且流動性穩定。

在金融監理上,越南央行去年推動銀行業體質再造計畫,要求所有銀行包含外資銀行都必須向越南央行提出金融機構再造計畫,且該計畫須獲得越南央行的通過,此外,越南現正準備因應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預計2020年實施第一以及第三支柱,緊接著隔年,2021年推動第二支柱。

台資銀行業進入越南市場始於1990年代,2000年之後,隨著越南經濟快速發展,台資銀行業也加快在當地的布局,截至2018年6月底,台資銀行業在越南已有23處據點,包含1家合資銀行、12家分行、1家租賃公司以及9家代表人辦事處。

然而,由於台資銀行業在越南的布局過度集中,因此,多年來,越南央行未開放設立新分行,越南政府最近一次核准的國銀設點是2014年永豐銀行胡志明分行,不過,Bui Van Hai博士在會中捎來台資銀行業越南布局融冰的好消息。

越南央行近期已通過台灣銀行設立分行,預計明年初將可看到該據點正式營運,接下來,還將開放台新銀行、中國信託銀行以及新光銀行3家台資銀行遞件申設分行。當局會持續受理台資銀行業申設據點,已知有意設點的台資銀行包含聯邦銀行、華南銀行等。

取經菲律賓 秉持3D原則嚴格監管

最後,菲律賓中央銀行(Bangko Sentral ng Pilipinas, BSP)助理總裁Mr. Restituto C. Cruz則就「菲律賓之金融發展趨勢展望」進行分享。根據菲律賓央行統計,菲律賓目前有21家全球性銀行、25家商業銀行、8家代表人辦事處以及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56家互助儲蓄銀行等類型眾多的銀行業。

菲律賓央行對銀行業監理秉持3D原則,一是動態(Dynamic),二是數位(Digital)以及第三的發展(De v e l o pme n t al)。所謂的動態,體現在公司治理的強化、流動性標準的要求、巴塞爾資本協定的落實、菲律賓財務報告準則(PFRS 9)的推動以及銀行展望調查等面向上;數位則是建立全國零售支付系統,以利無現金社會的推動、強化資安以及監理科技行動(RegTech Initiatives);至於發展,則是實現普惠金融、推動金融教育以及消費者保護。

現已有9家台資銀行業插旗菲律賓,進入型態包含設立分行及子行、併購、成立代表人辦事處及OBU等樣式,未來台、菲可就資訊交換、監理備忘錄(MOU)的簽署以及舉辦論壇等方式強化雙方的合作。

本次藉由高層監理官的直述觀點,不僅協助國銀更精準地掌握法遵、內控及風險管理重點並提供業務拓展資訊,也為我國金融新南向提供雙向溝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