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
2018台北金融科技展大咖雲集
吸引3萬人次參與 激發創新能量火花
2018台北金融科技展匯集來自美國、英國、澳洲及波蘭等逾11個國家、200家產官學研機構、80家國際團隊齊聚,吸引超過3萬人次參訪,成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成果展會。
有鑑於金融科技風潮席捲全球,為展現台灣的創新動能與成效,2018年12月7日、8日一連兩天,由金管會指導,台灣金融服務聯合總會與台灣金融研訓院共同主辦的「FinTech Taipei 2018台北金融科技展」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舉行。
這場年度盛會的起源,來自於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於2017年「金融科技前瞻高峰會暨創新創意大賞」上表示,政府鼓勵並支持金融業及各產業公會,應結合各方資源,舉辦一場大型成果展,讓台灣業者的技術與創新躍上國際舞台,並發揮跨國合作的品牌效益。於此,金管會與周邊單位共同整合資源,促成這場大型盛會。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在開幕儀式上表示,「數位化」與「智慧化」已是全球科技創新的主軸,先進國家競相投入資源,大家的出發點都希望能透過跨領域的研發及應用,來因應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如:人口老化、少子化、經濟成長趨緩、環境保護等趨勢所帶來的各項挑戰。所以,他樂見國內的金融業者和新創業者共同展示過去一年多來所累積的經驗、蓄積的能量,讓「台北金融科技展」成為激盪起更多創意火花的舞台,開拓新的市場及商機。
行政院在「金融發展行動方案」中將金融科技列為重要策略,顧立雄指出,科技創業需要人才、資金、技術、法規和市場等多面向的支持,政府近來擁抱創新、鼓勵業者勇於創新,因此不但是全球最早設立金融監理沙盒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同時也成立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提供完整的支援體系,協助新創業者從事研發,包括監理門診、引進國際合作資源及數位沙盒等。
政府帶動民間創新能量
金融科技展盛況空前
顧立雄強調,台灣擁有科技人才豐沛、電信基礎建設完善、金融產業成熟、法規及消費者保護健全等多項核心優勢,過去透過政策形塑台灣金融科技的生態圈,已有初步成效,他相信,透過「台北金融科技展」的舞台,能讓這些既有金融業者和新創業者有更多與民眾互動交流的機會,並帶來更多跨國交流,開拓新市場的商機。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則表示,金融科技愈來愈普及,加上大數據跟人工智能的創新,未來人類生活與產業發展預見將會呈現嶄新面貌;各國政府也大力投注資源希望培植更多人才跟新創公司,爭取先機。為此,金融研訓院各部門也總動員,協助金融產業提升多元面向的競爭力,2018年8月便自資、自地設立「芬恩特創新聚落」,就是希望作為橋樑,拋磚引玉為接合金融業需求和科技創新的資源,替產業盡份心力。
吳中書舉例,金融科技學院舉辦各式學程、培育課程和證照測驗,培育未來相關人才;研究部門則強化金融科技相關趨勢議題研究;出版部門也透過各式專業書籍,向大眾傳遞最新觀念跟知識,例如5年前金融研訓院出版《Bank 3.0:銀行轉型未來式》,獲得金融界熱烈迴響,今年除進一步發行新版《Bank 4.0:金融常在,銀行不再?》,更邀請到作者Brett King在金融科技展發表演講,親自闡述新書中所擘劃的新穎觀點。
「Data is new currency!資料就是貨幣。」立法委員許毓仁則表示,最近感受到行政部門積極往前進的動力,以及業者透過數據驅動新經濟價值的潛力。他也分享自己參訪新加坡、香港和美國等國時,見識到他們全力培植新創事業走向國際,期許由大的銀行企業帶動小的新創公司,一起協力合作,讓台灣的核心優勢能量更放大,一舉在2019年躍上國際舞台,成為金融科技產業的領航者。
金融場景無所不在
業者競相展示生物辨識、智能理財
由於這次是國內金融科技業者首次聯合大型展覽,展區內展示的創新金融服務包括:「人工智慧客服」、「標準智能理財」、「身分識別保資安」、「虛實整合快速辦」、「行動支付超輕鬆」、「線上換匯及自助投保」與「擴增實境新體驗」等7大主題特色。
由於當天陰雨綿綿,不少參展業者提供熱咖啡和點心,讓民眾暖胃又暖心;也有不少金融業者透過互動遊戲體驗贈送周邊小禮物。而活動現場也有不少耳目一新的亮點,在金融科技博覽展區中,多家業者透過一系列具備巧思的遊戲體驗,讓民眾更了解到FinTech不只是未來趨勢或商業模式,而是真正帶來便利跟安全的「有感」金融生活。
例如由金管會、周邊單位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聯手打造的「未來金融城」,以充滿趣味的情境式互動為題,提供一站式的完整智慧金融生活樣貌,民眾從註冊到闖關,包括刷臉開戶、金融科技電競答題挑戰、手機資安健檢等一連串流程,背後都是最新的刷臉、手機掃碼驗證應用,更包括無人商店、機器人特調的飲品、點心和搭計程車的行動支付體驗,造訪人次絡繹不絕。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金融業者結合官方A pp和民眾互動進行趣味問答,更推出集點闖關活動,國泰人壽結合體感偵測裝置結合捐款,鼓勵民眾透過健走做公益;國泰產險首度對外展示一款VR(虛擬實境)遊戲,當民眾戴著VR眼鏡騎上遊戲摩托車,就能感受擬真體驗實際可能的危險情境,藉此評測駕駛人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危險感知能力」與未遵守交通規則的「肇事率」,吸引不少年輕民眾試駕。
悠遊卡公司則是把近來流行的迷你KTV直接搬到展位現場,民眾只要持悠遊卡就能免費「嗶」卡歡唱,成為新型態娛樂設備導入無現金支付的示範場景,讓不少民眾甘願大排長龍等候,也要盡情高歌一曲。悠遊卡公司也表示,在「共享經濟」、「零碎時間經濟」等趨勢帶動下,有更多結合無現金支付服務的新商業模式興起,包括機械手臂搖飲料機、無人超商和i Trash智慧城市垃圾回收整合系統等,目前已有超過5,500台無人設備上線,未來民眾也會看到更多跨業的新應用。
隨著客戶漸漸減少去實體分行,不少金融業者強攻「生物辨識」應用,就算民眾忘了帶提款卡,也能在自動櫃員機ATM上完成各項金融服務。例如台新銀行和中國信託銀行推出「刷臉」提款的人臉辨識,後者更以洗錢欺詐辨識為主題,進一步推出「異常交易偵測」及「智能影像分析」功能,預防車手詐騙;永豐銀行則首次展示「掌靜脈」應用,提供民眾線上宮廟點燈,體驗結合傳統廟宇文化與創新的便民服務。
「智能理財」、「區塊鏈」也是這次展覽中頗受矚目的新興顯學。這屆金融科技展中,多家國內外大廠和超過20家新創團隊首次大匯集,展出超過30項國內外智能理財工具,展示他們獨到的分析邏輯、投資風格、商品及演算法,協助使用者規劃更客製化的投資決策方案。區塊鏈攤位也吸引不少業內人士與相關科系學生造訪,吸收國際的趨勢新知,直呼大開眼界。
產官大咖齊聚一堂
探討未來金融科技趨勢
為激盪出更多創新火花,國內外產官學界的專家帶來精彩深入的金融創新演講,主題涵蓋區塊鏈、人工智慧與大數據、保險科技以及證券應用智能理財,而包括香港最大金融科技社群Cyberport數碼港、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和澳洲法遵科技業者也特地帶來最新金融科技創新環境、監理法規及洗錢防制趨勢等,讓與會者收穫滿滿。
全球金融創新教父Brett King提醒,未來的金融服務無所不在,人們透過各式各樣的行動載具裝置如手機、智慧眼鏡和智慧手錶等,就能隨時隨地取得金融服務;未來的金融服務也會更生活化,甚至不單只是簡單的存放匯,而是結合預算、財富管理及越來越多元的跨業態合作,讓客戶不再需要「臨櫃」就能在App上一站進行有效率的金融行為。
一連兩日活動下來,業者均口徑一致地表示,即便科技日新月異,但目的都相同,為了更深入地滿足客戶需求,從各項生活化的金融場景出發,讓創新也能平易近人而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