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

AI開枝散葉 為金融產業創新解決方案

採訪、撰文:張嘉伶

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副院長潘天佑與微軟亞洲研究院語音組首席研究員暨負責人霍強日前來台,提出微軟對於AI技術持續擴大研究,同時也提到期望能培育相關人才,給予金融相關產業的數位轉型更多助益。


端運算、大數據分析、AI人工智慧等科技驅動下,企業的決策已從傳統經驗法則轉為以大數據統計資料庫為基礎的決策模式,培育具資料分析能力的現代商業智慧專業人才已刻不容緩。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副院長潘天佑與微軟亞洲研究院語音組首席研究員暨負責人霍強日前就來到台灣,特別提出微軟對於A I技術持續擴大研究,同時也提到期望能培育相關人才,幫助金融相關產業數位轉型得更順利。


打造獨特人工智慧應用

微軟致力於普及人工智慧,透過提供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服務,讓每個開發者都有機會打造屬於自己的人工智慧應用;利用運行於微軟智慧雲Azure上的認知服務、對話機器人服務、微軟小冰及更多人工智慧開發工具、框架和服務等。


微軟正在以人工智慧技術為不同行業和應用領域打造創新的解決方案。據悉,禮來公司將採用微軟的人工智慧技術,與Airdoc和博彥科技共同推動診療和醫藥創新;遠景能源和臨港集團正與微軟一起共同打造智慧產業園區解決方案;微軟還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金融交易領域的智慧輔助系統,以及金融交易知識圖譜建設等方面深入合作。


而霍強博士本身在語音辨識、手寫辨識、手勢辨識、OCR光學字元辨識等領域的研究上有很大的貢獻,日前他來台分享新一代OCR技術如何讓手寫及紙本文件活起來,且OCR的科技對於金融、證券及保險相關產業的需求很高,過往有海量的紙本文件需要掃描入電子檔,甚至是手動打字存檔,若能夠透過MSRA的OCR技術,讓這些原本需要被存檔的文件能夠進一步被搜尋,或者做其他運用,他透露此技術將對於金融相關產業的數位轉型有很大的助益。


攜手大專院校廣獵人才

至於在數位人才培育的部分,鑑於企業導入AI人工智慧應用需要大量的人才,微軟繼去年在台成立AI研發中心後,開始積極與全台各大專院校攜手合作,依據各校院內的學術資源與特色,積極培育符合新世代所需的專業人才。


為培育新世代商務智慧人才,台灣微軟於去年底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商業智慧學院, 共同啟動「商業智慧人才培育計劃」,藉由微軟專業認證(Microsoft Professional Programs, MPP)教材導入學院必修學分,並建置BI商業智慧體驗中心與AI金融科技中心,培養以商業專業為底蘊、以資料科學為工具的新世代智慧商務人才。


為讓學生習得目前市場最夯且是未來職場必備的技能,在「商業智慧人才培育計劃」中,與台灣微軟合作規劃了以MPP資料科學家教材為基礎的商業智慧六大必修課程,包括:資料分析與統計(Essential Statistics for Data Analysis)、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資料科學概論(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程式設計(Programming)、資料庫管理(Database Administration, Application and Manipulation)、大數據商業分析與決策(Business Analytics and Decision Making)、金融資訊系與智慧商務系更增加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為必選修課程,希望藉此協助並引導學生習得至少3種以上的商業智慧工具,例如Power BI、Transact-SQL或Azure Machine Learning等,提升學生對其專業理論的理解和實務解決能力,並將其學習成果與能力展現於國際認可的專業證明,學生在取得學院之畢業有效學分的同時,也能獲得微軟認證的資料分析師(Data Analyst for Excel)與資料科學家(Microsoft Professional Program in Data Science Certificate)的國際認證證書與證照,提高學生在未來就業市場的競爭力。


為了培育具競爭力的商業智慧人才,台灣微軟也將於高雄科大創立BI商業智慧體驗中心,徹底將商業智慧應用實踐,包括理財貴賓室、智慧保險機器人、智慧證券分析機器人、無人商店、旅館咖啡智慧服務、物聯網(IoT)販賣機等, 該中心所產生之相關資料,也將直接成為學生學習與研究的真實數據庫。


BI商業智慧體驗中心也將結合校內其他系所,應用商業智慧技能。如觀光學系中的禮賓接待服務, 結合AI人臉辨識系統可協助學生進行POS機智慧點餐,再透過與Line Pay、合作金庫等金融機構合作的行動支付進行付款,便可完成點餐流程!此外,高雄科大也成立理財人生規劃所,民眾只需填入姓名、年齡、收入、預計退休時生活水準等相關資訊,便可透過理財機器人進行智慧理財與保險分析,依據不同的理財工具,規劃期貨、基金、股票等投資方式。看來就是希望學生能將所學與實際的商業行為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