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

缺乏金融知識,恐加劇貧窮世襲

關鍵5 步驟 診斷你的財務現狀
撰文:蔡佩蓉

美國調顯示,因未了解自身或家庭財務況所引發的經濟損失,平均人高達1,230美元。為了不讓努力賺的錢白白損失,我們應學會診斷自己的財務況,再透過金融服務來理債理財,好的財務況,才有幸福人生。

融知識教育有多重要?是否還停留在走到銀行櫃台,抑或用手機下單買外幣、股票等,才需要去了解金融?但其實金融無所不在,當你每天思考著這個月的支出是否快超出預算時,恭喜已踏入了金融領空範圍。過去,甚至有許多人將金融教育與投資理財畫上等號,事實上,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先學會診斷自己的財務況,得管理收支與建立信用,再進而透過熟悉且了解的金融服務來理財、理債或分散財務風險。

金融教育刻不容緩

美國去年抽樣調1,500名成年人,其中因未能正確理解自身或家庭的財務況所引發的經濟損失平均人就高達1,230美元,這還僅是有關房貸方面所隱含的無形損失。然

而更多的家庭表示,他們要獲得良好的信用就已相當困難。由此可知,無論是金融資的損失、滾雪球般增長的債務或更嚴峻的貸款條件等缺乏金融知識導致的後果,更甚者還可能加劇貧窮世襲的社會問題。

除此之外,一個家庭的健全財務發展往往難以單憑一人來維,家中的所有成員都應共同接受金融知識教育,將知識力轉化為更低的債務、更多的儲蓄,以及更良好的信用,才能有效保護跟家人建立的資及財務安全。如何簡易測試的家人是否了解自身的財務況,以下提供自問自答5驟:

Q1是否制定個人或家庭財務計劃?

的家人是否有妥善記與管理支出?有無定期檢視資是否達到設定的儲蓄目標?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維持家庭預算穩定的不二法則,更不用,如果家中發生緊急事件,是否有足的財務緩衝空間來應急。所以,當發現家中有任何成員沒有參與上述項目,很顯然的,他需要接受金融知識教育,並主動成為關心家中財務況的一子。

Q2是否有未償還完的債務?

個人債務是金融安全的重要警示燈號,學習如何擺它是重中之重,這並不表示不能有債務,而是是否有擬定明確的還款計劃,因為這不僅可能影響長遠的財務計劃,一方面還會讓留下不良的信用紀。失去信用往往比取得信用容易得多,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破壞信用是多麼容易的事,以及重新取得信用的難度。信用是非常有用的工具,特別是當它在被正確管理之下,也就是,一旦在年輕時做出的草率決定,最終仍會使在未來的人生付出相應的代價,盡早掌握負責任的信用態度十分重要。

Q3知道什麼是複利嗎?

這是了解的投資或債務曲線的基本概念。一般而言,隨著時間的推移,複利可能讓投資的財富增長更快,同時亦可能使貸款的應償還利息更多,因此當了解且熟悉複利的運作及運算方式,可以為自己存到或是省下更多的錢。我們再進一以儲蓄為例,若經常性超支以致的儲蓄基金短少,不單是減少了一筆固定的存款收入,更失去了原本複利帶來的升紅利,如此簡單的金融知識問題,或許很難想像,全球竟有7 成的人不知道什麼是「複利」。

Q4清楚保險的本質嗎?

為了的家庭、健康及汽車,甚至是投資制定一個良好的保險策略是必要的避險。因為保險可以保護資免於無法預期的損害,舉凡可能破壞的儲蓄或嚴重削弱財務的突發事件,換言之,是作為防禦資受傷的重要堡壘。此外,是否曾審慎評估過所購買的保險,能否在最需要但又無法快速取得資金的時候,提供最適的保障,而非只是購買一張人情保單。

Q5面對金融詐騙,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處理?

在這個數位時代下,金融服務越來越便利,個人金融資訊的竊取也比以往更普遍。由於所有資訊幾乎都雲端化,人人都習慣在線上購物,的個資或是金融資訊相對更容易被流出,並讓有心人士有機可乘。因此,無論是事前的安全預防或事後的危機處理,是否有能力妥適解決並降低的財務風險。

通過以上自問自答5驟後,當的家人對任何一項生質疑時,我們都需要再加強對金融的了解,或是藉由經常性接觸金融知識教育,掌握對不同金融情境發生時的反應能力。今年銀行公會、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將於4月動「2019年金融知識巡迴講座列車」,若認同家庭財務的防火牆,獨看顧不如看顧,何不邀請的家人一同搭上這班免費的金融環島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