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世局中台灣應完備資金運用戰略

108.6台灣銀行家第114期黃崇哲

著美中貿易戰火轉熾,太平洋兩岸之間的經濟爭端已由關的增減,逐擴大至關鍵業的生存機會競爭。所以,從去年開始,原本在中國的台商開始思考生基地轉移,政府也適時端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以3年的期程搭配土地、務等優惠,吸引回台投資,此政策獲得業界極大的迴響。此外,行政院同時針對國人流滯在外資金,提出「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條例」草案,希望在立法後,可以針對個人境外資金及營利事業境外轉投資收益,藉由部分租赦免,強化資金匯回誘因,以注國內產業及金融市場,促進整體經濟發展。

只是,國長期以來存在的資金運用瓶頸,並非在於資金不足,最大的問題在於因投資標的不足而出現的超額投資與高漲的不動價格。現在台商將業與資金移回台灣,究竟該如何落實資金投資,並創造實際就業,將是政府單位在整體資金引導回流時,必須通盤思考整體資金的戰略運用。

在資金運用上,國出現過幾次成立主權基金的呼聲,但結果都是因為主要資金來源是以外匯存底為考量,而讓相關倡議無疾而終。畢竟作為台幣準備的央行外匯存底並非同質於新加坡或阿布達比的主權基金,需要有更安全的操作態度,並不宜承擔過高風險的投資。但相對之下,包括勞保、勞退、國民年金及退撫基金等資金,雖無主權財富基金之名,卻在呈現我國超額儲蓄的基礎上,已經蘊含了國家財富的具體展現實力。但甚為可惜的是,目前各基金的委託操作,多僅能在既有的金融市場中追求基金的成長,缺乏從台灣國家或社會共好的觀點來整合投資策略,更遑論用這樣大的資金能量,推動大規模的基礎建設開發,或者是在資本市場中造市、避險,以追求台灣財富的永續成長。

是以,針對此次的資金回流,如果政府能承擔起更大的資金引導角色,或許正是一個難得的契機。就台灣的經濟再發展而言,包括:業新創投資、長期國家建設公債籌措、國際合作推動等,都是大批資金可以共同嘗試利潤共享、風險分攤的良好方向。以資金池整體運用的觀點,借鑑各主權基金參與的金融品或計劃經驗,這些唾手可得的國際成功案例,都得這次台灣引導資金回流時參酌學習。

更重要的,在美中貿易戰所衍生的國際生鏈重組過程中,全球資本競爭也勢必更加激烈。過去,台灣過於偏重製造業的加工出口,所以對於金融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往往不若製造業般受到關注。以近20兆元的壽險海外投資為例,也少能見到屬於國的優秀金融操作品牌,一再錯失了加金融業附加價的機會。這次的資金回流,如果不希望流向炒作標價已高的不動之上,那讓台灣金融業創造更多樣化的投資商品應是首要之務,也才能掌握金融業轉型的難得機會。

《孟子》中記載,滕文公曾問孟子:滕是小國,夾在齊、楚兩個大國間,滕國該臣服於誰?孟子回覆大意:「兩大之間難為小」,只有滕國本身自立自強,才能在變局中有所作為。在美中貿易爭端下,夾在兩強之中的台灣,極有可能將在後續各項議題中面臨表態壓力,並面對各項選擇後所帶來的不同命運挑戰。台灣本身充沛的資金池如果能加上靈活整體的運用策略,或許在詭變多端的國際經貿戰局中,將是台灣未來最重要的保命平安符之一。

延伸閱讀

台灣金融新面貌
109.9台灣銀行家第129期
超前部署,布局大印鈔時代
109.8台灣銀行家第128期
用素養教育厚植金融國力
109.7台灣銀行家第127期
新金融文化建構 on the way
109.6台灣銀行家第126期
恭喜!
獲得積分+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