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香江動盪 期待再展風采

108.8台灣銀行家第116期黃崇哲

香港「反送中」議題發酵以來,接續而起的大規模居民上街,表達著對這項法令的深切抗議。但令人遺憾的,過程中多次激烈衝突,讓身處比鄰的台灣,更是感同身受。曾經的東方之珠,明天將是怎樣的風景?而作為香港經濟主幹的金融產業,在動盪局勢中,又能否安然挺過此次衝擊?


長遠以來,造就香港成功金融中心的諸多原因中,「法治」(Rule of Law)被視為是最重要的基礎。這項延續於英國憲政體制下的傳統,一切均以法律作為社會中最高的權威,在法律之前,每個人也受到一樣的法律約束與平等待遇。而也唯有在這樣的法治社會中,才能對於金融發展所需要的契約信任關係,給予完全的保障,在經歷百年考驗後,讓香港得以發展出最具競爭力的金融環境。


正因此法治基礎如此重要,所以關於香港移交事宜的「中英聯合聲明」中,才會特別明定:「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現行的法律基本不變。」是中英雙方彼此承諾50年不變,來維繫世人對香港法治社會延續的信心。


只是,這種期望香港仍可保有法治社會的信心,卻從歷次的人大釋法爭議中,一次次的被動搖。畢竟在三權分立的原有英美法系下,於回歸後,依據基本法將解釋權歸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換言之,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所有法令基礎的最後解釋權,竟然不在香港本身,而是遠在北京的中央代表。一旦香港跟北京的利益衝突時,又該如何期待香港的權利得以保全?


在中國法治系統上,當前還存在著「黨大」還是「法大」的爭議,而儘管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要推進黨的領導法治化,但他也同時明講:絕不能走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畢竟,在中共領導的民主專政制度中,能讓行政權的施行有法律上的依據已是相當的進步。但最遠的路,也是僅能達成依法治國(Rule by Law)的改造目標,司法系統終究還是無法獨立於行政權之外,與普世認知的法治(Rule of Law)價值,距離仍很遙遠。


因此,在未來一國兩制的制度下,能否在偉大的中國夢中,妥協「法治」與「依法治國」的本質差異性,將是香港能否維持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關鍵。因為攸關所有人的財產權保障,是該信任白紙黑字的明文法律?還是只能期待仁君聖主的良善治理?在歷史的轉折點上,香港正想盡辦法為自己找出最好的一個未來。


或許是歷史的玩笑,香港難得的法治基礎,是來自150多年前被割讓後,由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所頒布的《香港殖民地憲章》架構下,點點滴滴累積而得。而今,在回歸之後,竟是與回歸後的祖國關係定位給了它未來發展的最大挑戰。夜幕降臨,維多利亞港的燈火依然熾燦,但在一國兩制之下,到底還能不能找回過去支撐香港發展的法治基礎,也將是未來「中國夢」推動的一大考驗。香江變遷,讓緊鄰的台灣,對於香港的未來,糾結而關心。

延伸閱讀

台灣金融新面貌
109.9台灣銀行家第129期
超前部署,布局大印鈔時代
109.8台灣銀行家第128期
用素養教育厚植金融國力
109.7台灣銀行家第127期
新金融文化建構 on the way
109.6台灣銀行家第126期
恭喜!
獲得積分+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