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

台灣微軟大型企業商務事業群總經理卞志祥:純網銀下一步更令人關注!

採訪:張嘉伶 撰文:陳雅莉

台灣微軟大型企業商務事業群總經理卞志祥:純網銀下一步更令人關注!



金管會日前核准3家純網銀,各方都在看業者能有哪些創新。台灣微軟大型企業商務事業群總經理卞志祥表示,應從使用者為出發點,重點放在應用場景。期待能看到其他金融商品創新,包括人壽、產險、證券等,真正落實Open Data願景。



管會核准3家純網銀,象徵國內銀行走向數位化的另一個新紀元。傳統銀行業雖將遭受新進者創新金融服務的強烈挑戰,但純網銀能否真的帶來創新,值得關注。


台灣微軟大型企業商務事業群總經理卞志祥表示,目前三大純網銀,皆有電信、金融、零售業者的存在,且股權占比相當高。透過開放式銀行(Open Banking)的架構應用,銀行未來的盟友不再僅限於金控相關金融通路,而是零售、電信、電商等業者構成的共榮金融生態圈。在Open Banking驅動下,各銀行及金融服務業者將來勢必面臨跨領域的全新挑戰。


以開放銀行為出發點


由於台灣微軟服務的金融客戶,涵蓋銀行、人壽、證券及產險等領域,「我們會以Open Banking的概念為出發點,拉高層次,而不限於純網銀。」卞志祥解釋說,以Open Banking為出發點,即是讓所有金融行為回歸到消費者本身,以人為主體,而非著重於銀行本身的商品與服務。


提到Open Banking,一般人都會聯想到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簡稱API)轉換機制,偏向於技術性層面。但事實上,Open Banking風潮興起後,涉及的產業不只銀行業,還包含傳產、製造、零售、流通、電信等產業都會受到影響。


以有「國家隊」之稱的「將來商業銀行」(Next Commercial Bank)為例,組成股東多元,包括中華電信、兆豐銀行、全聯實業、新光集團等,橫跨電信、金融、零售及百貨等產業。


因此,微軟自行開發設計Open Banking Platform,協助客戶及早規劃,並採取行動,以搶占先機。卞志祥表示,Open Banking Platform包含兩大概念,一是雲端API金融服務市集(Financial Service API Marketplace),二為API管理平台(API Management)。


未來各種金融服務都會化身為一個個API,如付款API、信用評等API等,在市集(Marketplace)上提供給不同產業合作夥伴使用。而此一API市集應放上受加密安全保護的雲端,不僅合作夥伴易於存取,同時也把具競爭力的金融服務對海外市場開放。卞志祥指出,3家純網銀中,不論是未來的商業應用或技術應用皆可建置於此平台上,讓消費者可透過此機制連接到所需要的服務。


若往更深一層的技術架構,即為API管理平台,涵蓋Marketplace和Big Data(大數據)在內。銀行過去已開發許多API,但開放銀行興起之後,須提供合作夥伴更易於使用與存取且具備可視性的API管理介面,以便Open Banking生態系服務可達到快速整合與串接。


建立銀行核心系統


事實上,已開放的3家純網銀,皆為台灣微軟的客戶。目前,將來銀行使用微軟所開發的Open Banking Platform比例較高,由微軟協助建立其銀行核心系統(Core Banking System)。


卞志祥表示,LINE Bank因LINE母公司來自韓國,所以自行開發設計銀行核心系統,包括存放款及徵審機制等。不過,LINE Bank員工使用的辦公室軟體,還是會以微軟的Microsoft Office365為主。此外,進入台灣金融市場後,不論是金融生態圈(Ecosystem)或洗錢防制(Anti-Money Laundering,簡稱AML),也都迥異於韓國市場,因此,LINE Bank的AML等周邊系統將建置於微軟的Open Banking Platform上。


樂天國際商業銀行的銀行核心系統亦是直接採用日本樂天銀行的系統。樂天銀行在日本已有18年純網銀經驗,累積開戶人數超過720萬戶,從電商、信用卡、旅遊服務到電子書,全球生態圈更可串聯約1.8億的使用者。樂天進入台灣市場後,必須遵循台灣金融業的相關法規。因此,像是金融生態圈和洗錢防制等周邊系統,也將架構於微軟的Open Banking Platform上。


卞志祥指出,純網銀如將來銀行,必須從頭建立所有核心系統及外圍系統,初期雖較辛苦,但不像傳統銀行需要不斷更新疊床架屋的資訊系統,沉沒成本可能高到無法砍掉重練。


相較之下,3家純網銀在科技技術上沒有太多包袱,更應該自始將所有銀行內資訊架構與傳遞流程打包成一個個模組API模式。銀行內彼此溝通,使用內部API,讓組織內部所有資訊都資料庫化。也就是說,整個純網銀組織自始即為軟體平台,所有資料都在雲端上,無須線下人工傳遞。優點是組織內彼此分享資訊更容易、也更透明,重複使用幾無成本。


建立共榮生態圈能力


3家純網銀都各具特色。將來銀行除了銀行業務外,擁有全國最大的電信通路,以及零售通路,與民眾日常消費行為息息相關。卞志祥初估,國內有8成以上的消費者都是中華電信、全聯社的客戶。


LINE則是民眾慣用的通訊軟體,把個人與朋友、社群之間的關係串連在一起。LINE Bank另一項優勢,是於2014年在台灣推出行動支付服務LINE Pay,隨後推出LINE Pay信用卡,創下LINE Pay史上最高交易量,也成為其他業者學習的金融科技成功案例。


「3家中唯一有純網銀經驗的是樂天國際商業銀行。」卞志祥表示,日本樂天集團以購物起家,電子商務興起後,逐漸跨入金融消費領域,例如把基金當作金融商品,讓民眾可透過網路申購。之後再取得純網銀執照,並累積全球性成功案例的經驗。


此外,樂天在點數折抵方面也很強。目前,樂天在台灣已有購物、電商、信用卡、旅遊等相關領域的運用,並已建構生態圈。未來如果能把電商、信用卡和點數結合,譬如累積到的點數可用來折抵消費、吃飯、購物,或轉換成現金回饋,將能增加用戶忠誠度。未來,樂天國際商業銀行將全力打造共融生態圈,包辦吃喝玩樂,把生活中所有消費行為與金融服務串連在一起。


卞志祥補充說,一般人擁有的帳戶,舉凡銀行、電信、超市、量販店、百貨公司或是線上購物等等,全部加起來可能至少有數十到數百個,「Open Banking為概念,終極目標是要回歸到消費者身上,也就是以人為本。」


因此,純網銀應由使用者為出發點,重點在於應用場景,而非產品。卞志祥也期待,3家純網銀能玩出更多花樣,發展出更多想像空間的金融生態圈。


為銀行業帶來跨領域挑戰


國外推動Open Banking,主要有兩大模式,一是英國、歐盟模式,由政府主導,透過立法,強制要求銀行開放客戶資訊給第三方服務提供者(TSP)。另一種則是香港、新加坡模式,採取鼓勵態度,由銀行自行決定要開放什麼樣的客戶資料。台灣最終選擇循香港模式,鼓勵銀行加入Open Banking行列。


卞志祥表示,微軟的Open Banking有Marketplace Banking、Banking-as-a-Service兩大架構。前者類似市集作法,所有業者都可以參與,不只有銀行業,接近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的想法。後者則是以銀行業為主,由銀行主導,規範可開放哪些客戶資料。


「3家純網銀比較接近Marketplace Banking架構,扮演鯰魚角色,促使傳統銀行數位轉型。」卞志祥說,除了3家純網銀外,國內還有60%的銀行,包括八大公股行庫在推動Open Banking上,仍是相對被動。他也建議,也許八大行庫可攜手合作,發展出類純網銀的模式,迎向全新挑戰。


金管會也帶頭衝,敲定三階段開放措施,分別是商品資訊、客戶資訊、交易資訊。第一階段是銀行將開放可揭露的金融商品資訊,如存放款利率。第二階段是客戶認證機制,例如中華電信與中華開發金控旗下凱基銀行合作,未來中華電信用戶使用「電信行動身分認證」,只要繳款正常,就能在開發金開戶,並可快速完成線上小額信貸、信用卡申請,且將參考電信資料給予信用評分。目前這樣的信評與認證機制僅止於中華電信與開發金合作,未來將推展至全國所有銀行。第三階段是交易資訊,希望達到全開放的目標,讓所有TSP業者都能方便串接和使用,類似開放資料(Open Data)的概念。


對銀行來說,Open Banking是機會,但也充滿跨領域的挑戰。未來的銀行或金融服務業者,除了得面對傳統金融圈的同業競爭外,零售業、電信業等擁有廣大消費族群的產業,更是未來不可輕忽的強敵。


「純網銀的下一步,更令人關注。」卞志祥說,由於台灣推動Open Banking,至今仍以銀行業為主,他更期待未來能看到其他金融商品,包括人壽、產險、證券等也納入,真正實現Open Data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