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

2019 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 以正確理財觀念贏得好生活

採訪、撰文:王志氣

還在苦惱沒有錢可理財?退休金該如何規劃?由FPAT、SITCA、PFA共同主的「2019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希望藉由分享正確的理財觀念,引導民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打造美好人生。


齡化社會來臨,且全球長期低利率成為常態,如何透過投資理財規劃足退休金,已是現代人的必修課,但許多人往往苦無學習的管道。現在,只要透過一場投資理財論壇,就能掌握關鍵秘訣。


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FPAT)、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顧問商業同業公會(SITCA)與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PFA)10月1日共同主為期2天的「2019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並邀請台灣金融研訓院(TABF)、台灣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CFA Society Taiwan)與台灣不動投資協會(CCIM)協,是國首次聯合國多個理財投資相關公協會舉的論壇,希望分享正確理財觀念,引導民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打造美好人生。


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大


金管會副主委張傳章致詞時表示,國人的理財觀念越來越好,其中最常拿來理財的工具,就是退休基金。根據統計,截至2019年8月底,台灣39家投信業者發行957基金,規模高達新台幣3.65兆元;41家代理商發行1,030境外基金、規模3.56兆元,足見這個市場的蓬勃發展。而為建立民自主投資思維,及盈虧自負的風險意識,金管會也委由基富通公司推出「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


張傳章,人必須具備兩項專長,一是「本業」專長,用來賺取財富;二是「理財」專長,將所賺取的財富做好資配置,獲得增報酬,而這又取決於三大面向,包含時間長短、報酬率高低,以及金額大小。但他也強調,投資理財的時間拉越長,複利效果越大,愛因斯坦曾過:「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大。」投資理財最重要的是「趁早」,才有機會享有美好退休人生。


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理事長李長庚表示,為響應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2016年的倡議,自2017年10月起,訂定年10月第一週為世界投資者週,FPAT與各個協會一起合作,舉多場論壇與競賽,致力於退休規劃的教育推廣,對投資人有很大的助。


李長庚,今年有80幾個國家同時舉世界投資者週活動,台灣的活動結束後,將會剪輯、搭配英文字幕,送到IOSCO總會,促進台灣與國際社會的連結,讓台灣走出國際,也希望能讓逐漸老齡化的台灣可以成功進行經濟結構的轉型,免於成為日本所稱的「下流老人」社會。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30年前銀行利率有7%、8%,即便20年前利率也有5%、6%,投資人不用花太多時間精力,「把錢放在銀行就可以」,但現在銀行利率不到1%,國外甚至有負利率,在這種低利環境下,不投資就沒有法累積財富。


然而張錫,近期的美中貿易戰、美債殖利率倒掛等經濟不確定因素頻傳,投資確實變得越來越困難,但投資其實並不可怕,只要能做好資配置與風險控管,採定期定額方式投入,即便初期金額不高,一樣能有不錯的獲利。


張錫表示,藉由「世界投資者週」這個活動,可讓更多民了解理財重要性,也讓台灣與國際趨勢接軌,是非常好的示範。過去有太多人因為「害怕」,不敢進入這個領域,年輕人不敢投資,但透過「世界投資者週」所搭建的平台,助投資人建立正確的觀念,將能讓個人的未來享有美好的退休生活。


除了儲蓄更要持續學理財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指出,很多國家比台灣早進入高齡化社會,但台灣走向高齡化社會的速度,卻是遠快於其他國家,「斜率是全世界第一」。2025年時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剛好也是勞保年金可能破的一年,在政府施政上,無論是收、少子化、高齡化、年金、長壽風險與長照保障等,都將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台灣的金融市場應該思考能為台灣社會做些什麼。


王儷玲,台灣金融市場應該創造一個典範,做出好的商品,應用AI、大數據等,打造良好的理財平台,讓投資人可以更方便、有效率地進行定期定額投資,這是退休基金協會很重要的政策,希望能透過這個平台,台灣所有投資人受惠,達成普惠金融目標。


金融研訓院院長崇哲表示,日本、歐洲陸續走向負利率時代,「這是10多年前難以想像的事」,當代年輕人到這種「史上首次」的金融環境,確實面臨很大挑戰,也難以用老一輩的方法做退休規劃,「以前只要有一定量的錢,放在金融機構,就能拿到7%、8%的利息,老的時候可以取得生活相關所需,但現在是不可能了。」


因此,崇哲建議,年輕人必須更關心財金世界的發展,而且除了儲蓄,還要努力培養能力,尤其在高齡化社會,「退而不休」已成為必然,例如日本就在推動退休後三分之一的時間,賺取三分之一的所得,「年輕人須開始思考年老時還能做什麼。」在努力累積現金資的同時,也須持續學習,培養專業,「專業才能永遠都有正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