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
國發基金如何精進創業天使投資方案 優化新創資金融通環境
國發基金結合民間加速器、學校育成中心及地方政府資源,優化台灣創新創業環境有成,近期積極至各地舉辦說明會,了解各地新創企業對資金與提升經營管理等需求的差異,後續將持續鬆綁各項規定,貼近新創企業的資金需求。
新創企業的蓬勃發展是所有產業的根基,我國被世界經濟論壇(WEF)評量為全球四大創新國家,主要就是因為在「創新能力」獲得高分,其中包括專利權數量、研發支出占GDP比重、產業群聚完善發展的普遍程度等。然而,新創企業在草創初期也面臨許多挑戰,根據「2019年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的調查結果,新創企業在開始創業時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依序為募資(28%)、市場開發/業務拓展(24%)、人才招募(18%)、產業法規的限制(13%)與經營管理(13%)以及競爭者(4%),顯示資金籌措依然是新創企業面臨的重大議題。有鑑於此,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簡稱國發基金)早在2017年3月24日管理會通過成立「創業天使投資方案」,並匡列新台幣10億元額度,實施期間5年,希望改變過去補貼的方式,藉由與天使投資人及國內外投資機構共同投資,並提供新創企業創立初期及後續發展營運所需資金。
但剛開始實施的時候,申請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的件數並不多,主要是因為新創業者仍習慣接受政府補助,要轉換成接受政府投資的概念仍須一段時間調整。此外,「創業天使投資方案」的主要精神是搭配民間天使投資人共同投資,對於新創的定義也是以設立於我國的新創事業,且未辦理公開發行或尚未進入資本市場(含興櫃、上櫃及上市)為限,在這裡所稱的新創事業是指設立未逾3年,且實收資本額或實際募資金額不超過新台幣8,000萬元的企業。但許多新創業者反映在研發或籌措資金階段,都是新創團隊自行負責,並無天使投資人參與,或是許多人對於天使投資人的定義也不清楚,有的誤以為有龐大資產的人或是有投資股票經驗的人,就可以成為天使投資人。有新創團隊反映公司雖然成立多年,但仍在研發階段,若因成立超過3年而無法申請本方案,恐有遺珠之憾。也有新創反映其所研發的產品所費不貲,因此公司本身不斷增資,以至於資本額超過本方案所規定的8,000萬元。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新創業者登記註冊在境外,對於能否申請本方案投資也有疑慮。
適度鬆綁 投資件數明顯增加
對於這些議題,在徵詢各方意見後,國發基金也做了適度的鬆綁,在2019年元月28日管理會通過「創業天使投資方案」的精進作為,其中包括(1)提高個案投資金額,由調整前的最高新台幣1,000萬元提高至2,000萬元,以貼近新創的資金需求。(2)申請適用對象也放寬為,調整前須有天使投資人搭配投資改為若經審議會同意得免天使投資人搭配投資,同時對於天使投資人的定義也不以曾經參與天使投資。
基金、創投事業、天使投資組織、天使投資俱樂部或加速器及育成中心為限,主要是以實際有過天使投資的經驗為主。(3)調整基金退場年限,由原先的7年改為若經審議會同意可延長退場年限。另外在解釋上,除了在我國登記設立的新創事業之外,只要其主要營業活動(例如研發或銷售)是在我國,也符合本方案的精神。(4)新增綠色通道,在300萬元之內經國發基金核定之天使投資人搭配投資且投資金額不低於國發基金,得逕行投資,不需經過投資審議會,以簡化小額投資的投資程序。經此調整之後,申請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的件數也逐漸多了起來。
然而,後續仍有新創業者反映,國發基金提供新創企業在種子輪或天使輪的資金挹注,但若之後新創企業仍有資金需求,根據現行規定,國發基金只能投資一次,無法再對新創企業的後續增資提供任何協助。另外,新創企業若要擴展海外市場,相關專利申請、海外分支據點的成立以及市場行銷費用相當驚人,國發基金現行最高投資金額2,000萬可能不夠支應這些費用。國發基金因此在今年7月15日再度修正放寬相關規定,針對已投資的新創企業,後續辦理增資時,國發基金得持續參與投資,累計投資金額最高並可達1億元新台幣,希望藉此讓台灣優良新創事業能有機會成為獨角獸,不會因為資金問題而受困。此外,新創事業若獲得國內外大型創投(意指管理資產達10億美元以上)機構承諾投資3,000萬元新台幣,國發基金初次投資金額也可增加至3,000萬元,以協助新創事業進軍國際盃。


再增額度 優化台灣創業環境
截至今年10月14日為止,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總共完成投資評估審議案共84家次,其中經投資評估審議會通過投資者計50家次,另有7家次走300萬小額綠色通道,合計共57家次,過案率高達67.9%。其中國發基金投資金額為新台幣7億5,771萬元,民間天使投資搭配投資金額則為5億3,737萬元,搭配投資比例約為1(國發基金):0.71(天使投資人)。若以公司註冊地來看,這57家公司當中,38家為境內企業,19家為境外公司。若再以國內這38家公司來分析,北部有30家,中部有3家,南部有5家,顯示新創環境仍以北部地區較為活躍。另外若以產業別來看,屬於電子科技產業有25家,生醫醫療產業有12家,電子商務平台有9家,文化休閒產業有3家,化學與材料產業有3家,機電與機械產業有2家,光電材料產業1家,其他產業2家,農業科技與社會企業仍無投資案例。
由於申請非常踴躍,國發基金原先所匡列的10億元額度恐提前用盡,因此國發基金在今年9月2日再度經管理會通過增加10億元,總共20億元額度,來持續支持新創企業的資金需求。展望未來,在協助新創取得資金方面,國發基金仍將扮演點火角色,希望結合民間加速器、學校育成中心及地方政府資源,一起優化台灣創新創業環境。近期內國發基金已積極至各地舉辦說明會,也了解各地新創企業對資金需求與提升經營管理等需求的差異性,後續仍將持續鬆綁各項規定,以便更貼近新創企業的資金需求。
(本文作者為國發會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