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

台灣銀行家智慧領航 LEAP培育下一代金融菁英

採訪、撰文:編輯部

台灣金融研訓院積極投入培育金融業高階經營人才,自2011年起開LEAP,迄今已培育許多領導菁英,多數學員結業後肩負重任,推動各項前瞻金融業務。台灣金融研訓院也將這些寶貴智慧集結成書,記台灣金融菁英的無私奉獻。


融高階主管儲訓計畫(LEAP)自2011年開以來,為台灣金融業培育293位優秀高階主管人才,多數學員結業後皆獲機構重用,肩負行業務發展之重責,為金融創新與國際化業務注入新能量。而在2019年班中,不僅邀請到金管會顧立雄主委親身對談台灣金融政策的未來方向與發展藍圖外,更同時邀集了數位當前國金融機構的主要負責人,來對學員進行領航心法的傳授,學員們都覺得透過講師們不藏私的教學,如醍醐灌頂、功力倍增。


LEAP為金融創新與國際化注入能量

此銀行公會理事長呂桔誠提到,在金管會及財政部的鼎力支持下,由中華民國銀行公會主、台灣金融研訓院籌畫執行,為期將近6個月的「金融高階主管儲訓計畫」(LEAP)得以開花結果,除了感謝各界的支持協助,他也由衷感佩所有學員堅持到最後,圓滿完成長達半年的研習課程,光榮結業。

呂桔誠表示,自2011年開金融高階主管儲訓計畫(LEAP)以來,此計畫已為台灣金融業培育293位優秀高階主管人才,多數學員結業後皆獲重用,肩負行業務發展之重責,為金融創新與國際化業務注入新能量。

而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崇哲也提到,從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在國際金融上,興起了「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利率走低伴隨債務增長」、「社會責任金融興起」以及「金融世界兩極化」等四大發展趨勢。這樣的趨勢變遷,對照台灣過去主要聚焦在國市場貸放、仰仗存款吸收與放款管理做為經營主要優勢的經營型態,存有相當的差異,金融環境正面臨劇烈變化。

崇哲,金融環境面臨劇烈變化,對台灣的金融機構而言,挑戰極大。尤其受限於既有的組織結構,該如何有效地進行組織調整改造變革?以因應這些經營型態的根本改變,在在考驗著金融經營者的決心與關鍵能力的具備程度。相對之下,唯有成功的完成組織變革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維持不墜的成長動能,穎而出,讓金融服務晉升全新面貌,而其中成功的關鍵與高階人才的思維十分相關。


針對三大模組強化人才訓練

正因如此,以「推廣金融訓練與研究,促進金融業現代化」為職志的台灣金融研訓院,在銀行公會的指導下,開了「金融高階主管培訓計畫」(LEAP),邀請國金融機構推薦未來高階主管,來共同參與LEAP計畫,針對「領導」、「策略」及「科技」三大模組,藉由精實課程訓練,強化這些未來金融菁英人才的高階領導能力。

在這為期半年的訓練中,透過學員間彼此的共學交流、個案研討、實作演練與海外培訓方式,讓受訓者得以具備未來金融高階領導人才所需之「領導力、策略力與科技力」等關鍵能力。而LEAP計畫中所含的海外研習訓練,更是讓學員得以近身的觀察互動,體驗國際金融趨勢發展前沿,強化高階金融領導人才必要的國際洞察力。

LEAP班的課程運作中,不再只是單向的知識介紹,相對的,是在實務講師的引導下,開發出一位學員對於相關課題的具體感受,也經由群體作業與發表,在專業講師的「拷問」下,突破自身的限制,擴增了能力的象限。

此課程自開以來,學員與派訓機構都給予諸多好評,尤其是針對未來領導人力之專業素養提升,與國際視野之拓展,更直接助益了各金融機構的轉型策略研擬工作。

崇哲2019年的LEAP班,除邀請到金管會顧立雄主委親身對談台灣金融政策的未來方向與發展藍圖外,更同時邀集了數位當前國金融機構的主要負責人,來對學員進行領航心法的傳授。這幾位領航導師,不單是從個人職場練與機構經營實績來教導學員,更指點了對於組織變革、風險因應、社會關懷、國際併購等課題的卓越觀點。經由課堂中的詳細演繹,不驗自明地讓學員了解為何在如此快速變遷的金融環境中,這些領航導師所率領的機構,能屹立不搖,精益求精。

藉由這樣難得機會的當面溝通,讓學員能近距離觀察體會這些台灣金融菁英,在工作成就要求、國際視野以及個人職場感受上的寶貴體悟,使這些成功心法,直接灌頂於台灣下一世代高階主管的心靈之上。


課程角度宏觀,學員受益良多

上課的學員們也熱烈分享課堂上的學習心得,一位中階主管提到,呂理事長談銀行法遵的3道防線,像足球賽一樣,有前鋒、中鋒、後衛及守門員,而稽核像守門員,能守住的風險很少,等第三道防線稽核發現,通常已經出險了,這讓學員們想到電影所演的,當有人遇險,官兵通常在最後才會出現!呂理事長用3個字教學員們如何強化銀行法遵人員:Independentqualifiedsufficient(形容詞)或是Independencequalificationsufficiency(名詞),也就是檢視法令遵循是否有獨立性?是否具適格性?人力和訓練是否足?學員覺得這3個字簡單又好記,也得到結論:「複雜的事情簡單做,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就是行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就是贏家。」

一位學員則是透過台北富邦銀行董事長陳聖德的全球銀行併購的實務課程,分享其心得,「併購這門課,是平常工作中不容易接觸到的業務,這樣的學習經驗十分特別。」透過併購學的經驗談,可以發現「併購」是企業能在短時間壯大的重要工具,過往的併購主要以追求擴大規模為目標,而現今企業規模的擴張已成為多數企業選擇併購的主要目標。台灣銀行業的挑戰在於台灣市場經營不易,若想要是透過併購擴大規模,確實是個選項,但也是極高難度的任務,台灣的企業多數缺乏併購為一重要企業經營的選項思維,鮮少思考並缺少經驗,必須更深入探討併購前的評估與併購後如何經營。學員們聽完課程,對併購有初的認識,也開拓了大家的眼界。


將「敲腦袋的學習」集結成冊

此次優秀的講師群演講容十分豐富,知識饗宴實屬難得,台灣金融研訓院也特別將這些寶貴智慧,對照以學員之聆聽心得,集結成專書,記這幾位台灣金融菁英的無私奉獻,以及其所指引出的台灣金融發展方向。

這本LEAP班的專書也特別採訪了第二屆與第四屆的4位結業學員,包括現任台中商業銀行總經理賈德威、台灣連線金融科技Line Bank營運主管賴麗玲、悠遊公司董事長陳亭如及彰化銀行總經理瑞沐,他們回想起受訓時期的緊張與感動,卻都收穫滿滿,這4位學長姐結業至今,個人都開展出精采職涯,有人在原任機構晉升接班領導人,也有人抱著雄心大志,開枝散葉前進創新金融。可見LEAP平台已建構起台灣高階金融人才典範傳承的永續精神。

LEAP班是敲腦袋的學習。」賈德威指出,課程緊湊,也有壓力,由於同班學員們都是各銀行同業選派的菁英,刺激個人更快成長,而且銀行各部門有各自的專業,像是財富管理業務可能不資訊部門在做什麼,同儕學習成為課堂外跨領域知識的重要來源。他舉例,台中商業銀行是立基於區域性的金融機構,缺乏金控集團的財務分析統整認知,企金部門訓練出來的客經理不財富管理的業務分工,許許多多跨領域新知,都是因為LEAP班才接觸到的觀念發。

現任悠遊董事長陳亭如也特別感謝當時的永豐銀行長官江威娜,讓不是金融業務出身的,能有機會在LEAP班與金融同業廣泛交流,補足串接傳統金融業務的弱點,陳亭如被台北市政府角出任悠遊公司領導人時,外界定位是「數位創新」的年輕世代。陳亭如表示,「LEAP班的同學也是最好的老師。」來自各金融機構的LEAP班同學,在看來是多風格不同、各有專長的領導主管,講台上的老師教理論,坐席間的同學成了「一半老師」,自己也將數位強項貢獻給同學們,當年的同班同學現在多於數位金融領域有所發展,LEAP班儼然就是創新的表,這段學習過程令難忘。

本文摘整理自2019 LEAP班專書《台灣銀行家 智慧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