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
金融業最大盛會FinTech Taipei 2019 見證台灣金融科技創新能量
FinTech Taipei 2019台北金融科技展11月底舉行,總統蔡英文、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與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等都出席此盛會。總統表示,面對金融科技來臨、國際情勢及國內金融業者對新型態融資等挑戰,政府要做產業的推手及助手,打造台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及高階資產管理
中心。
FinTech Taipei 2019台北金融科技展於11月底舉行,此展與新加坡金融科技嘉年華、香港金融科技周並列亞洲最重要三大金融科技展覽,而台灣儘管才舉辦第2年,但2019年場地規模是2018年的2倍,吸引來自13國、逾100個團隊參展,參展攤位超過400攤,已獲得國際的高度肯定,2日活動有將近5萬人次參觀。台灣金融業者積極發展金融科技,研發投入達219億元新台幣,較前年成長約87%,透過此展,業者與民眾都看到金融科技的創新能量,期望金融科技能引領金融業大未來。
台灣FinTech接軌國際
此展覽獲得政府高度關注,不僅蔡英文總統特別出席,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顧立雄、財政部長蘇建榮、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理事長許璋瑤、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駐台使節代表等都出席此盛會。
蔡英文總統出席2019台北金融科技展開幕典禮時指出,面對金融科技來臨、國際情勢及國內金融業者對新型態融資等三大挑戰,政府要做產業的推手及助手,打造台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及高階資產管理中心,並借鏡先進國家經驗,針對國家重大經濟發展項目,成立國家融資保證的機制。
總統致詞時表示,「FinTech Taipei台北金融科技展」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金融科技盛會,她要代表台灣,歡迎來自各國的參展企業和貴賓共襄盛舉。同時也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籌辦,提供一個展示平台,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能夠跟國際接軌。第一年參觀人潮就超過3萬2,000人次,2019年場地規模是2018年的兩倍,參展家數和國家數也大幅增加,可見開展的成果,已經獲得國際高度肯定。
積極面對三大挑戰
台灣金融產業發展的成果,不是一蹴可幾。藉此機會,蔡總統想要跟大家報告,台灣積極面對的三大挑戰,以及政府的因應作法。第一,是金融科技的來臨和挑戰。科技創新劇烈地改變金融的各個面向,過去這幾年,金融科技成為產業焦點。台灣業者很有企圖心,光是2018年,就投入新台幣117億元來發展金融科技,年成長率達到52%,2019年的成長率將更驚人。
蔡總統特別指出,政府要做產業的推手,也要做助手。因此,從行動支付、純網銀到區塊鏈,政府的施政,也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2018年台灣完成立法工作,讓台灣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以專法實施監理沙盒制度的國家,讓勇於創新的台灣業者可以快速測試自己的新產品或服務。
而金管會也啟用了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提供創新研發資源,以及諮詢輔導服務。2019年,金管會已經開放設立3家純網路銀行,並啟動「開放銀行」的策略。台灣已掌握趨勢,也積極推動發展,2020年的科技預算將持續成長,讓台灣繼續朝數位轉型的方向前進。
打造亞洲企業資金調度中心
第二個挑戰,則是國際情勢的挑戰。美中貿易衝突和香港情勢的發展,都讓台灣的產業發展遇到全新挑戰和機會。政府有一個目標,就是打造台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及高階資產管理中心,為了鼓勵台資及跨國企業來台,進行資金調度,未來4年,政府將放寬國內分行(DBU)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之間的資金流動限制,降低OBU的開戶條件,並且放寬企業資金匯兌限制,增加外幣資金運用的便利性。
金管會已經提出16項金融商品準備開放,這些項目是過去新加坡和香港有、而台灣沒有的金融商品。未來,政府會研議開放這些項目,除了吸引高資產客戶來台進行財富管理,也希望藉此吸引國際的金融專業人才以及跨國金融機構來到台灣,提升財富管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過去許多台商都把資金放在香港或是新加坡,進行投資和管理。未來,希望可以透過這些鬆綁,讓台灣人的資金可以回到台灣的土地上;讓台灣人來管理台灣人的資金,壯大台灣的金融產業實力。
成立國家融資保證機制
第三個挑戰,則是國內金融業者面對新型態融資的機會和挑戰。過去國內金融機構對於投入大型併購、高知識門檻的專案融資、企業全球布局或海外大型基礎建設等業務,態度比較保守,連帶使這些重要的經濟發展項目,常因為融資問題難以進行,這對金融和產業來說,都是極大的遺憾。
未來,台灣要借鏡先進國家經驗,針對國家重大經濟發展項目,成立國家融資保證的機制,提供部分保證成數,分擔部分風險來促進融資計畫的成案和成功。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升國內金融服務的專業能力,也可以將國內豐沛的金融資金導向重大經濟建設。
蔡總統提到,台灣針對特定對象或特殊業務,建立信保機制,早就有經驗;事實也證明,這樣的作法,有助於金融業和重大經濟發展項目的推動。並強調,有好的方向,政府會全力以赴,對於金融產業的建言,政府聽到了也會做到。過去三年多來,政府聽取民意,推動了許多改革,證明現在的政府和過去來比,是非常積極的。
蔡總統也說,金管會在顧立雄主委上任後,不但突破框架,作風有很大的改變,也真的站在協助金融產業的角度在思考。總統提到的三個挑戰,也是三個契機,政府會持續跟民間一起努力,促進金融產業的發展。
最後,蔡總統表示,這次展覽的主題是「預見未來」,她要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和付出。她相信,金融科技的運用將帶給民眾最有感的服務,也創造金融市場的價值。她也期待,跟來自各國的企業透過國際金融科技的合作,一起拓展商機,帶來互惠互助的發展。
力推「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表示,政府重視金融科技產業,除成立金融科技發展基金,2020年編列的科技預算達1,208億元新台幣,年增5%,並希望藉由辦理法規調適,協助未來金融科技產業應用、金融服務業整合、智慧應用服務等發展,強調政府一定會做最堅強的後盾。
陳其邁指出,歐洲央行長兼國際貨幣基金(IMF)前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曾說,全球經濟成長遲緩,呈現缺乏成長動力的「新平庸」(new mediocre)經濟狀態,各國政府透過貨幣政策刺激等方式,盼能解決威脅。
而台灣嘗試以創新驅動成長,推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DIGI+),以資金、人才及法規調適,全面迎向新時代挑戰。政府致力推動人工智慧、物聯網、金融科技等創新技術應用服務,並成立「林口新創園」,未來將規劃不同領域的創新園區。
他也強調,台灣金融服務業、資通訊產業人才豐厚,金融科技應用對台灣金融業具競爭力與前瞻性,如何介接金融服務業與新創事業非常重要。金管會除與台灣金融總會合作,也請台灣金融研訓院共同打造金融科技相關平台,透過產、官、學合作促進蓬勃發展。
行政院表示,「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已在2018年9月18日開幕,提供新創公司初期營運資源,具備共創聯盟、國際網絡、數位沙盒、企業實驗室等特色。截至2019年10月底,共有41家新創團隊(含6家國際團隊)進駐,並舉辦82場監理門診,輔導42家新創團隊等。
消費者可體驗各種創新服務
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則表示,台北金融科技展2018年首次舉辦就吸引逾3.2萬人參觀,獲得廣大迴響,2019年展區規模為去年的2倍,吸引來自13國、逾100個團隊參展,參展攤位超過400攤,之中包括歐美5家FinTech新創獨角獸。2019年金融機構創新展區,提供包括生物辨識、區塊鏈支付、AR/VR和智能客服等互動體驗,外加19項新興的創新應用,讓國人可以體驗數位金融生活圈的應用。
顧立雄指出,台灣總體經濟穩定、金融與科技人才豐沛,且具有完善的機制與基礎設施等優勢,並強調,台灣金融業者2019年預估投入達219億元,發展金融科技,相較2018年遽增約87%。他表示,非常歡迎國際新創團隊來台灣投資發展,與台灣新創及金融機構一起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圈。
台灣在2018年打造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提供國內外新創落地的輔導資源,並通過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提供金融科技研發試驗的環境。此外,台灣2019年也研訂委託雲端業者提供服務,以及證券型代幣發行的相關規範、開放3家純網銀設置,且分階段實施開放銀行措施。
台北金融科技展成為台灣最重要的金融科技盛會,除了現場展覽的金融業者精心設計展場攤位,讓消費者可親身體驗各種金融科技新服務;在論壇的部分,也隆重邀請到前英國首相FinTech商業大使Alastair Lukies來台,以及美國、日本及澳洲等國內外專家參與國際論壇。
總計兩天的活動共吸引近5萬人到場,消費者都收穫滿滿,透過AR或體感遊戲的方式,民眾都更了解金融科技服務的特色,有不少業者直接將應用場景搬至攤位內,例如:智慧咖啡機、機器人牛肉麵館等,讓民眾直接體驗金融科技服務操作流程。
金融業者也表示,非常開心能有此盛會可匯集國內外金融科技產、學、研、創等多元資源,透過金融科技博覽展、國際趨勢研討會及多元媒合活動,可說是國際金融科技創新最棒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