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

民意支撐主權發展 開展台灣資產價值

撰文:黃崇哲

2020年總統與立委的大選,蔡英文總統以史上最高的817萬高票連任,民進黨也在立法院獲得過半席次,顯示台灣民意願意再給民進黨一次完全執政的機會,蔡政府除了各項政治、法治、社會改革,更應加快速度進行經濟改革,提升國家競爭力,讓人民有更好的生活,以回應廣大選民期待。



2019年是峰迴路轉的一年,蔡英文總統所帶領的民進黨執政團隊曾因2018年九合一選舉敗選,士氣一度低迷,然而蔡總統並不因此氣餒,她持續努力不懈,帶領團隊衝刺,從數據中也看到台灣經濟成長,在美中貿易戰裡仍有堅挺表現,對民進黨政府經濟施政能力做出了保證,讓蔡總統擺脫了民進黨窮於經濟的印象,使中間選民出門投票寫下歷史817萬票的難得成績。


因為主權堅持而贏得民心


正如同蔡總統在「社群之夜–人蔘衝一波」的演說中提到,「台灣的經濟轉型正在關鍵階段,要衝!台灣的全面照顧正在持續發展,要衝!守護台灣的主權和民主,也一定要繼續衝!」現在有了強大的民意做基礎,提供了蔡總統全新建立經濟主體意識的契機,應該及早為台灣的未來轉型做好準備。


台灣人民已用投票證明接受蔡總統領導的方向,也就是不再寄望於對岸的經濟讓利來進行政治上的妥協,而是期望兩岸經貿往來回歸經濟上應有的比較利益分工。這項從「戒急用忍」、「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以來,近30年關於兩岸經貿統合的辯論,對未來4年的經濟政策而言,將等同於所得分配、區域發展、產業策略之政策討論,不再是所有議題的前提,也不再成為綁架經濟議題討論的枷鎖。


或許,有人批評蔡總統「芒果乾」的操作,但對照香港受到國際信評機構的降評,或者法治社會對於商業運作的根本價值。強調主權價值的意涵,對於經濟發展,本來也就存有不可抹滅的基礎功能。


這反映在蔡總統所提的「經濟發展新模式2.0」六大目標之中,這六大目標包括:「亞洲高階製造及研發中心」、「亞洲綠能產業領頭羊」、「亞洲金融資金調度及高階資產管理中心」、「建立國家融資保證機制」、「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與「落實分配正義」,大抵都是契合台灣當前的發展需要。而這六項目標包括高階製造中心,都擺脫了過去以製造生產業為核心的傳統思維,而是跨產業的整合服務升級,以及關注國家經濟發展成果的正義分配,是值得令人期待的重要項目。


而這六大項目標中,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在金融思維上的解放,讓政府主權的意涵應用於金融市場價值之中。就「亞洲金融資金調度及高階資產管理中心」與「建立國家融資保證機制」兩項,顯現出蔡政府希望強化金融面政策機能的企圖心,希冀讓國人努力積累的金融資產,能更挹注於國家發展所需。事實上,當台灣的經濟政策可以跟統獨有效脫鉤的時候,也就是主權信任資產可以開始開發的最佳時機,應該要積極把握。


堅定的主權信任可以帶動金融永續發展


這兒所謂的主權信任資產,就是指基於對台灣政府主權永續存在的信任,而賴以存在的各項資產,包括新台幣、公債、保證、承諾等項目。


過往因受制於國際現實,台灣的經貿主權地位受到不少限制。特別是缺乏了聯合國的平等地位,因此不論是國際結算銀行(BIS)、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世界銀行(WB)的組織或討論中,台灣常常直接被忽略不提,或者僅僅被視為經濟統計資料來處理而已。但從國際的角度而言,欠缺了在這些機構的實質地位,也代表我們賴以存在的新台幣資產,缺乏了普遍性承認的主權地位,這對於台灣經濟永續實在是莫大的威脅。


這也難怪我國央行,必須一直強調穩健財政與充沛外匯存底,這對我國經濟安定至關重要。因為如果金融風暴發生在台灣,國家破產的話,將無法如韓國、希臘向國際組織申請紓困,會讓民眾長年來的辛勤努力,一夕化為烏有,無人願意見到這樣的情況。


然而,在蔡政府即將推動的經濟發展目標下,我們應該不要侷限於過往,可創造出更多不同的想像。試想一個新的情境,當龐大的挪威主權基金、丹麥的退休基金與日本的保險基金,藉由專案公司投資擁有台灣海峽上的離岸風電資產時,只要海上風扇持續的轉動,台灣的新台幣資產就將與歐元與日幣聯繫起信任關係,突破了我國在人民幣之外,無法簽署雙邊貨幣互換的限制。正因為這些外國的長期資本,在投資時所關注的,就是主權貨幣的穩定信任。在強化國家基礎建設品質的同時,也可以讓台灣的經濟主權更穩固,這一舉多得的專案效益,是過去4年難得的成績突破。


期待更開放的政府財政手法


尤其難得的,在過去中,台灣保守穩健的財政不僅創造出財政盈餘,更因為開展年改而改善了長期的財政體質,減緩了潛藏負債的成長速度。而這樣的財政體質,也是吸引國外資本參與國內資本市場的因素。而在六大目標中的國家融資機制,則可以讓財政運用的面貌更為多元,讓台灣產業發展所需金融資產更為廣泛多元。


因為六大目標中期待政府國家融資機制的建構,將發揮政策金融的角色,針對關鍵且影響重大的基礎建設與產業計畫,作為金融的領頭羊,由政府承擔第一桶金的關鍵角色,引領海內外的資金共同挹注計畫的發展。同樣的,以國家主權資產開發角度而言,在維持財政穩定前提下,蔡政府可更為善用「政府財政擔保或購買保證」,來發揮國家信用的槓桿功能。


所謂「政府財政擔保或購買保證」,過往成功的案例,就是政府財政在台灣高鐵融資契約中所扮演的關鍵融資保證角色。儘管就一開始的財務計畫而言,原本的專案融資設計,讓台灣高鐵公司財務一度瀕臨破產,但幸好政府適時的修正與調整,使這項號稱20年來影響台灣地理空間最重要的基礎建設項目,能夠持續為全體國人提供優質的交通服務,已達成6億人次運輸的傲人成績,且同時也為融資銀行股東創造可觀的融資獲利。


而如同交通部的擔保保證可以成為轉動數倍金融資產的槓桿,同樣的機制也發生在內政部對於污水下水道系統特許合約的購買保證,甚至發生在經濟部台電購電合約的購買保證中。正因為「政府財政擔保或購買保證」的根本是源於對國家系統穩定的信任,這種對國家主權的信任,妥善的運用可進而取得全球資產的認同,吸引全球投資台灣的基礎建設項目,會是一個可行且應行的手段。


而且,台灣民主代議機制與公民社會的成熟,對於此類案件更形成了正面的強化功能。對照一黨專政或尚未成熟的國家,在運用「政府財政擔保或購買保證」時,往往淪為權錢貪贓與白象工程。但台灣政黨輪替監督成熟的情況下,對於此類長期計畫的財政承諾,將可產生出足夠的監督制衡機制,或說能夠提早喝止增加舞弊成本,避免不當計畫與權貴暗盤交易的發生。


讓世代融合強化主權認同


從反服貿、同婚等議題的發展上,已經標誌了台灣年輕世代引導社會價值的趨勢。而蔡總統的成功連任,更是承擔了年輕世代對未來美好的深切期待。試想,新的經濟建設不見得是傳統的蓋園區或者是擴建硬體設施,而是想想年輕人真正的需求,這一代所需承擔的照護壓力勢必不小,若蔡政府得以運用國有土地搭配政府服務購買保證與政策融資,還能吸引跨國資本投資,讓未來長照與育兒設施的服務品質,物美價廉地釋放年輕人對於安養與養育的重大經濟負擔,屆時,就如同全民健保解放國人醫療財務風險一樣,幸福與國家主權資產增值就同時降臨在年輕人的身上。


對此,若蔡政府能夠強化台灣主權資產的投資,則是串起世代對台灣經濟發展期待的最佳管道。讓台灣的主權認同,表現在國家主權資產的開發之上,來填補世代的發展落差,將是蔡總統新任期的絕佳機會,也將是台灣經濟發展史上的全新篇章。


(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