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

緊抓五機會、六產業

龔明鑫:讓台灣在國際發光發亮
採訪、撰文:潘以泓

蔡總統520就職後,宣示動經濟發展新模式2.0計畫,即是一手擘劃,未來,他將帶領國發會,鎖定六大核心戰略業,緊抓五大機會,力求將台灣推向國際。

Profile

輔仁大學統計學系畢業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碩士

中興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經濟部政務次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

發會主委是本次閣改組的新亮點。國發會是政府推動經濟轉型的智團,上任後聚焦推動六大核心戰略業,加速台灣業升級。同時,國發會也會強化跨部會溝通,提升政策推動的效率與執行力。

曾經在2016年擔任過國發會副主委,他笑稱自己是「回娘家」,由於對國發會的業務相當熟稔,台灣奠定未來20年至30年的發展基石,完成蔡英文總統示的經濟轉型升級目標。

找尋新動能,5+2業再升級

一直是蔡英文總統重要財經智成員的,在農春節爆發武漢肺炎期間,就一直處於備戰態,起草各種困政策,此外,政府5+2等新經濟政策的推展,也相當仰賴的專業。蔡總統520就職後,宣示動經濟發展新模式2.0計畫,就是出自之手,他此次帶領國發會,鎖定六大核心戰略業,即是希望推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提到,蔡總統2016年第一次擔任總統時,賦予國發會的重責大任就是為台灣經濟找到新的成長動能,因此「5+2業」正是這波尋找新動能的物。4年後,蔡總統於連任就職演中再次強調,台灣必須在國際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要發揮影響力,「5+2業」必須再升級,而六大核心戰略業就是5+2的進化版。

所謂的「5+2業」是指亞洲‧谷(物聯網)、生物醫學、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業、新農業、循環經濟等,新農業、循環經濟為「+2業」。物聯網又稱亞洲谷計畫,目的是要健全創新創業生態系、連結國際研發能量、建構物聯網價鏈以及智慧化示範場域等。

生物醫學政策要將台灣打造成為亞太生物醫學研發業重鎮,綠能科技則是以綠色需求為基礎,引進國外大型投資帶動我國綠能科技業發展,同時減少對石化能源的依賴及室氣體排放。智慧機械範疇則是以智慧技術發展智慧製造,提供創新的品與服務,推動台灣業轉型升級。國防業以衛星技術為基礎,推動相關業發展。

+2業」部分的新農業是要透過「創新、就業、分配及永續」為原則建立農業新典範,並建構農業安全體系及提升農業行銷能力。循環經濟則是透過重新設計品和商業模式,促進更好的資源使用效率、消除廢棄物及避免染自然環境。

跨部會整合,落實執行績效

而所謂的六大核心戰略業,是指資訊及數位業發展、5G時代的數位轉型及資訊安全、生物及醫療科技業、軍民整合的國防戰略業、綠電與再生能源業、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與戰備業。認為,國發會對於台灣的經濟與業發展必須負起責任,同時要強化跨部會整合協調,後續落實到執行層面,也必須追蹤執行的績效。

表示,國發會短期施政重點有三。第一是持續推動亞洲谷等計畫,針對實際遭遇的挑戰提出具體突破性的作法。外,公共建設進度不僅要準時、更要提前,因此國發會也將與工程會合作提出獎勵法,加速公共建設進行,這是國發會短期的重要任務。

切入機會點,讓台灣在國際發亮

面對越打越劇烈的美中貿易戰,在上任記者會中也提到,在武漢肺炎爆發之前,美中貿易戰就已經讓全球經濟陷入兩難,如今全世界的經濟情勢徹底改變,他認為台灣於國際上發光發亮,共有五大機會點。

首先是4.0、工業4.0不論是生層面的智慧化生,或者是遠端工作者,趨勢越來越清晰,這是台灣的機會與挑戰。由於武漢肺炎的發生加速了工作人員減少接觸的況,因此,零接觸、工廠智慧化、遠端控制生製造的流程、遠端公等等,都會應運而生。

其次是國際分工型態的改變。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使得製造業陷入斷鏈風險,美中貿易戰之前,全球貨品的生是三角貿易,業者一直在尋找低工資的生基地,甚至把整個生線串起一條龍的生方式,用大量生的模式來降低成本、創造生競爭力。

但是美中貿易戰與武漢肺炎接連發生後,業者發現傳統高度集中的生方式有重大盲點,萬一發生重大事件,生線立馬斷鏈,因此未來「全球分工」的生型態會出現,品品項會更多樣性,但是品數量會變少,因此「少量多樣」的生模式會成為主流,品高階低階的區分也會越來越明顯。

提到,過去台商在大陸投資生基地,主要是因為大陸有低工資優勢,但低工資優勢從美中貿易戰開始就已經消失,高階的伺服器、高階筆電、自行車等品,加上資安問題考量,都陸續將製造基地移回台灣。

第三個機會點是尋找關鍵零組件創新力量。過去製造過程切割多段,現在切的製程不像過去那麼細。以成本優勢爭取生者的模式將會逐漸消失,台商移出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認為,尋找無可取代的關鍵技術將是重點,能擁有關鍵零組件的創新能力,就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第四點是國家的角色將被強化。武漢肺炎發生後,口罩國家隊、金融國家隊,因為需要強而有力的國家力量主導,因此,國家、政府扮演中間整合和溝通的角色,也可以看到未來國家的角色將更有影響力。

第五個機會點是美中之間的競爭將會持續。包含上述所的國際業分工態就會持續發酵,對於缺乏創新力的企業是挑戰,但是機會也在變動中應運而生,台灣對不能缺席,要利用這個機會扶搖而上。

盤點白皮書,鬆制度吸引國際人才

除了國際情勢多變,香港的局勢也相當不安,在去年反送中運動後,武漢肺炎才稍微止息,港版《國安法》又讓香港動盪不安,昔日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可能不保,雖然可為台灣帶來金融、業、人才方面的機會,但兩岸潛在衝突的威脅也持續升高。

美國在台協會與台灣合作展開「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共同發表年度白皮書,提出台灣轉型為「國際人才中心」的建言。白皮書擬定打造2030年台灣數位國際人才發展藍圖的五大方向,包括「建立人才循環的國家級政策」、「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善用已身處台灣的外國人才」、「鼓勵新創人才的自由循環」、「增加台灣職場中女性的參與率」等。

表示,國發會將會盤點白皮書的容,針對白皮書所提供的建言鬆制度,以吸引國際人才。但由於白皮書及立法院修法,要到下個會期才能動。未來人才培育將會針對六大業的方向去發展,不僅僅是美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都相當歡迎,政府會積極推廣,提供更多誘因讓海外優質人才來台灣服務。

針對總統提出從「52業」基礎升級至六大核心戰略業,表示,蔡英文總統提示的方向很明確,國發會負責整體經建計畫,執行端則需要跨部會整合,六大業將會同起飛,其中以IT5G與綠能等發展將會較迅速,務必將台灣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