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

強韌、創新、永續、普惠金融

黃天牧:奠定金融長治久安基礎
採訪、撰文:蘇偉華

新任金管會主委天牧,金融資完整,任職金管會副主委7年期間,參與了所有重大的政策制訂與執行,對台灣金融發展亦背負著濃濃的責任感,期待在天牧帶領下,台灣金融業蓬勃發展、經濟興盛綻放。

Profile天牧

政治大學銀行學系畢業

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

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局長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局長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秘書

財政部金融局組長、主任秘書、副局長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天牧新任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被媒體形容不像官員比較像文人,這位全身充滿優雅紳士風範的新任主委,在是獅子座性格的務實領袖,言談間充滿對金融業的期許與社會責任,身上更有父親為國效力的血液與身教,天牧期許自己:「不求短暫光彩耀目,而在奠定國家金融發展長治久安的基礎。」足見天牧對個人高標準、對金融業的高度關懷,以及對國家安定的重大責任。

天牧擁有長達36年的資深金融資,從財政部金融司、證期局、保險局長,主任秘書、代理檢局局長,加上過去擔任7年金管會副主任委員,幾乎參與了金管會所有重大的政策制訂與執行,外界均認為天牧接任主委名副其實,《台灣銀行家》特別專訪熱騰騰的新任主委,暢談他對整體金融業的期許。

揭櫫金融施政四大目標

天牧強調,金管會將維持一貫的施政重點:維持金融穩定,協助金融業發展;主委也特別強調,金融業是經濟發展的血脈,唯有血脈通暢、金融機構健全經營,民才會對金融體系運作深具信心,使金融充分發揮支援實體經濟的功能,同時促進國家發展。天牧提到,從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後,近年國際金融改革皆著重金融機構資本的適足性及流動性,打造更具財務性的金融體系上,可見一斑。

尤其金融業營運資金來自社會大,更應該誠信經營,所謂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主委期待的金融業經營應能具備強、充滿創新、發展永續及落實普惠金融等四大目標:

(一)強化金融性:要確保金融業的資本適足及業務財務健全經營,落實誠信的經營文化,並透過完善風險管理措施,提升金融體系性。

(二)推動創新金融:數位經濟時代來臨,金融創新是維持金融競爭力的關鍵,金融科技發展將秉持「鼓勵創新與預防風險」衡平原則,推動負責任創新,提升金融業新價

(三)發展永續金融:因應推動永續發展的國際趨勢,金融業應善盡社會責任,促進環境永續平衡,發展綠色金融,致力創造經濟、環境、社會三贏。

(四)落實普惠金融:金融服務應能滿足各類型企業與民的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金融商品,達到便利性與普及性。

金融業重視誠信建立優質的文化資本

就在6月中旬一場與銀行總經理的座談中,天牧特別強調:銀行業必須要有優質的文化資本,方能預防及降低不當行為的風險損失,因此金融業必須要建構誠信的經營文化,才是永續經營發展價的不二法門。的確,我們也看到全球的詭譎變遷,整個世界有甚大變動,像是金融業與科技業在Transboundary(跨界)上的異業結盟或是競爭,金融業唯有找到立足之道才能永續發展。

天牧認為,整個國際經濟環境詭譎,加上疫情衝,我們看到高齡化社會來臨、氣候變遷、貧富懸殊、地政治、美中貿易戰衝突,甚至從1980年代的全球化之後,在均富上有很大的挑戰,表面上是社會經濟問題,其實對金融業都有很大的影響以及結構性的改變。

為了因應未來挑戰,與時進,金管會規劃下列六大興利方案,預計今年第3季將提出具體措施,未來並視推動情形,逐擬具相關配套:

(一)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建構國際標準之露與溝通、強化股東行動主義,提升對永續議題之重視等。

(二)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包括本國銀行簽署赤道原則之家數、提供離岸風電業之融資額度、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情形等都有初成效,未來為因應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的趨勢,並參考國際作法及業界建議,金管會將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

(三)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持續提供金融科技研發試作之安全環境,透過「創新實驗」及「業務試」雙軌並行,持續鼓勵金融業、科技業及新創團隊創新金融商品及服務。

(四)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為增強保險業財務體質及承擔各種風險之能力,並配合未來採用IFRS17(以公允價衡量負債),以使保險業資與負債之會計處理趨於一致,金管會參考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於2019年阿布達比年會通過之保險資本標準(ICS)2.0版,研議推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

(五)信託業務2.0:因應高齡及少子化社會來臨,金管會鼓勵信託業者積極發展為客量身規劃之客製化信託商品,透過異業結盟建構多元化服務生態圈,滿足高齡者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之需求。

(六)金融資安行動方案:面對國外頻傳的金融資安事件,金管會參考國際間資安監理趨勢,擬具金融資安行動方案,預計7月底前訂定完成,為期4年分階段推動,並因應國外資安情勢滾動式檢討,以強化我國金融機構資安防護能力。

法規增加金融商品多樣化

隨著港版《國安法》通過,香港國際金融地位恐有衝,對於台灣的投資人、商業銀行、壽險公司,應該要如何降低風險?天牧認為,短期對我國金融市場的負面影響有限,但仍應密切注意情勢變化,做好風險管理。其中對香港地區我國金融業曝險金額減少:截至2020年4月底,銀行業曝險金額6,877億元(授信5,270億元、投資1,607億元),證券期貨業為746.11億元(約占證券期貨業淨的12.73%),保險業為1,725億元(約占保險業可運用資金的0.64%),總曝險金額為9,348億元,已較2019年底的9,654億元減少306億元〔見表1〕。

加上台股基本面穩健且具高殖利率優勢,截至20204月底,我國上市櫃公司本益比約17.84倍,現金殖利率達3.83%(加計股票股利為4.05%);累計營收98,42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51%,尚無呈現大幅衰退,台股基本面穩健,也有助於吸引海外資金。

外,為了擴大高階財富管理商機,「新財管方案」是否因應香港變局而有所調整,以及開放國企業可在國銀OBU等的優勢與機會。天牧認為,台灣具有獨特優勢,與香港相較,台灣企業在各業均有相當經營規模及國際競爭力,我國銀行與台商具有深厚關係基礎。金管會希望藉由法規鬆增加金融商品多樣化,協助金融業建立服務高資理財客之專業技術,對於控、文化及行為面均能有效管理,穩健推動台灣理財服務業營運模式之升級。

金管會於20191231日公布之「財富管理新方案」,規劃透過「開放高資之財富管理業務」、「開放多元化金融商品及投資管道」及「拓展金融機構業務範疇」等3大策略,共19項開放措施,加深台商資金回流意願,並吸引更多國人及外國資金來台進行財富管理,並帶動台灣理財服務業營運模式的升級。

最後,談到台灣直接金融的比例太低,僅約16,與鄰近國家例如南韓、新加坡、香港動輒68成的比例相比,台灣資本市場協助企業的程度相對較低,因此蔡總統在520就職典禮上特別提到,「期許多元金融、能促進業發展」;天牧回應,近期為提升直接金融,建構完善籌資環境,將推動資本市場相關精進措施,包含(一)推動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以提升我國上市櫃企業永續經營及金融市場競爭力;(二)研議開設創新性新板,壯大我國資本市場競爭力;(三)檢討初級及次級市場籌資規範,協助企業籌集發展所需資金;(四)持續進行宣導活動,吸引跨國企業回台籌資。

金管會在520日舉行新卸任主委交接典禮上,天牧致辭格外令人感受到他對金融監理工作是一生懸命、全力以赴,提到自己的期許,他引用30年代《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看起來像是舊教條般,卻是天牧從年輕堅持到現在的理想,而他所期待的金融業經營應是胸懷社會、有理想、有關懷,同時具備強、充滿創新、發展永續及落實普惠金融的目標,我們期待新任主委帶領金融業再創高峰,暢旺台灣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