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

台灣頂尖「高階」、「國際」人才培育

2020LEAP╱ITDP專班開訓
整理:陳雅莉

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國際金融與經濟情勢遭遇重大衝擊,金融業的經營須面對低利率衝擊、數位轉型、落實普惠金融等挑戰,優質人才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要素,台灣金融研訓院長期為金融業培育人才,已成為台灣金融業持續向上的最佳推手。

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對國際金融與經濟情勢造成動盪不安,不僅打亂全球經濟體系運作,更影響民眾日常生活及企業營運模式。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政經情勢,以及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才培育絕對是企業競爭的決勝關鍵。

當今金融業面臨嚴峻挑戰

目前,金融業面臨了多變環境的嚴峻挑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首先是低利率環境對金融監理和經營帶來衝擊,這是前所未見的挑戰。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聯準會(Fed)推出三輪量化寬鬆(QE),期間在經濟回穩下曾短暫啟動「縮表」。但20203月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Fed祭出無限量QE,又再度擴表,對未來全球經濟前景可能帶來潛在風險,金融監理機關和金融機構務必審慎因應。

其次是數位轉型,過去510年,金融科技發展進步,同業和異業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對未來金融產業與監理帶來許多新挑戰。再者是氣候變遷,也深深影響金融業務發展。20176月,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發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國內已有部分金融機構簽署支持,積極因應氣候變遷對企業帶來的風險與機會。

最後是金融業者在現今環境下如何分享經營成果,除股東外,也要讓社會大眾共享經營成果,達到包容性成長的社會,這點也是非常重要。過去30年來,全球化發展造成貧富不均,影響社會安定。金融業的企業社會責任應該持續關注社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落實普惠金融,最終實現經濟包容性成長、改善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與進步等目標。

兩大人才計畫培訓成效良好

台灣金融研訓院長期為台灣金融業培育人才,為各金融專業人才設定訓練目標與設計課程。其中,「金融高階主管儲訓計畫」(LEAP)及「國際化金融人才培育計畫」(ITDP)培訓成效良好,並獲得國內各行庫與參加學員好評及支持。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LEAP班自2010年開辦以來,今年已邁向第10屆,為國內金融界培育了293位優秀高階主管人才。許多學員結業後,陸續受到金融機構重用,升任至總經理、總稽核以及海外分行行長等更具挑戰性的職務,繼續為台灣金融業發展貢獻長才。

ITDP班自2009年開辦以來,今年則邁向第12屆,結業學員共有478位,目前大都擔任海內外銀行中高階主管要職。而且每一屆約有23成的學員結業後,獲調派至海外分行或升任更高階職位,甚至遠赴歐美、東北亞及東南亞等國家開發市場業務。

建立銀行家誠信倫理道德觀

除金融專業知識外,黃天牧主委也期許所有學員能師法歐美先進國家金融家(bankers)典範,觀察他們如何堅持個人理想,經歷各種挑戰、挫折及掙扎,展現個人崇高理想與風範,成為世人尊敬的金融家。

黃主委進一步以國內書法大師杜忠誥為例,強調培養誠信倫理道德觀,陶冶個人性情與內在涵養的重要性。昔人有言:「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所謂「文藝」指專業,「器識」則為內在涵養。杜忠誥先生曾提到,真正成就他的功業,並不只有勤練字而已,還有誠信倫理原則。這必須要透過飽讀詩書,並經內化涵養後,才能增加生命深度和厚度,在面對關鍵是非時,做出正確決定。

銀行公會理事長呂桔誠認為,能入選為LEAPITDP兩大計畫的學員,代表其優異才能獲得所服務的金融機構認可,猶如《聖經》稱呼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chose people),別具意義。LEAPITDP課程與EMBA一樣,可將金融專業知識加以系統化,並訓練整合性思考。更重要的是,學員之間建立良好互動關係,在未來人生道路上彼此激勵,拓展視野。

呂桔誠也期許每位學員以成為社會中可倚賴、信靠的「金融家」為目標,培養效率、效能及紀律,讓倫理道德觀內化到個人的DNA內,協助台灣金融業更加壯大,並使社會更加美好。